8月初,广州市教育局在其官网上对《广州市中小学发展策略研究与布点规划》(2013-2020年,草案)公开征询意见,我的总体感觉是这个规划雄心很大,而广州教育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格局。
首先是学校数量大幅增加,除越秀区中小学总体数量略有下降之外,其余十个城区的中小学数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南沙区,目前南沙区中小学合计81所,规划期末数量164所,其增幅超过一倍。此外,番禺、黄埔、白云、增城、花都五区的增幅都超过50%,而荔湾区的增幅也接近50%。增幅较低的是从化区、天河区和海珠区,其增幅也有20%左右。这中间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进一步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越秀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最为集中,学校数量不增反减;而其他各区则大幅增加,均衡化发展的意图非常明显。南沙区的增幅最大,超过一倍,这与南沙区定位为城市副中心、南沙区的发展将大大提速的城市总体规划十分吻合。
再就是学校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大幅增加,在全市规划的2141所中小学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届时将达到111所,分布到各区中,这意味着今后小学直升初中成为趋势。每年的小升初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像打仗一样,让人精疲力竭,也产生很多困扰,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通过九年制一贯制学校的建设解决这个问题,对家长和学生都不啻为一个福音。要做到这一点教育均衡化还是要摆在首位,大力提升这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否则到时候不为社会接受,小升初赶考的现象依然存在,就说明这个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存在问题。
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高中扩容。《规划》将按照略高于户籍人口需求的规模保障高中阶段教育设施用地,并根据需求变化趋势逐步加大高中阶段办学规模,这意味着有更多的随迁子女有机会入读广州的高中学校,这对众多的来穗人员无疑是个很大的利好。优质学位也会增加,除了新建学校,在示范性高中方面有6所名校也将纳入“改扩建”工程。由于要实施“高中外迁”政策,高中的住宿问题势必提到议事日程,《规划》写明“高中(包括完全中学)宜按不少于学校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配置宿舍”,这不管对学校还是学生都是一个重大利好,学校外迁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高中学生住宿也有多方面的好处:省去每天的舟车劳顿、在一个更好的环境更集中地学习、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等等。
相当令人意外的是《规划》提出要增强“名校办民校”工作的推进。“名校办民校”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是国有资产流失、不公平竞争、破坏教育秩序等等。广州教育局领导也多次表态要规范这类学校,主要是清晰定位、明确属性。这次说要增强“名校办民校”工作的推进,不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思路?这是很引人关注的。
2016年8月23日《新快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