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广州各区三公经费陆续公开,日前有记者统计全市已公开三公预算的九区(市)的数据发现,每辆公车年花费最低的是花都区(2.27万元/年),而最高的则为南沙区(5.75万元/年),其中南沙区妇联的公务车更以11万元/车/年的运行维护费预算,高居目前各区已公开2014年三公预算的600多个部门之首。
这个数字的确让人感觉很高,印象中广州人代会审议的市一级部门公车花费预算,一般是一台车一年3.5万元,事业单位稍微少点,3万元。南沙区妇联一台车一年花11万,至少从数字对比来看,的确显得相当突兀、扎眼。
客观地说,根据我的观察了解,妇联这样的单位绝对称不上公车大户,从公布的三公经费预算数据来看,各区妇联似乎也就只有一台车而已。但别的区都只有几万元,多的也就7万多,何以南沙妇联这台车一年要花这么多钱,这是很让人费解的。遗憾的是南沙区妇联并没有对此作出解释回应,只是说部门预算是严格按照市区统一规定进行公开,对于11万元/车/年的运行费问题并未进行回应。我认为既然社会有了疑问,还是清楚明白交待一下比较好。
这里实际上牵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三公经费公开的规范化问题。这几年搞三公经费公开,但经常曝出一些天价费用,比如天价招待费、前不久花都的天价会议费,等等。这次南沙区妇联的公车费用,虽然总数很小,但从平均来看,也算是“天价”了。出现天价的这费那费,最常见的解释就是统计口径不一,将不属于其中的费用也统计到了里面,以致就出现了“天价”,舆论一质疑,就忙不迭地去修改数据。甚至已经制定出了规范的模板,前不久花都区都还要去修改他们的天价会议费。不知道这次南沙区妇联会不会也这样呢?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所谓的不规范、统计口径不一,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我们的预算并不民主——对于预算的审议还是流于表面、形式,所谓的“天价”,真的就是天价,真的就有这么多钱!如果严格审议,这样的“天价”怎么会出笼呢?
第二个问题就是公车改革。国家对于公务用车有了严格的规定,似乎要来真的了,有的地方,比如深圳,也有了实质性的动作,但广州似乎还在观望当中。尤其是国务院说取消副省部级以下“一般公务用车”,但广州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说我们不是“一般公务用车”,而是“相对固定用车”,让人觉得似乎在想对策、规避改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真无话可说了。
总之,南沙区妇联这台一年花费11万的车牵扯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或许并不局限于哪一个单位或部门,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起码有关部门特别是南沙区妇联或财局应该给出一个公开的解释。
2014年4月24日《新快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