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车牌竞价中的两个疑云

(2013-09-12 11:48:17)

  

      去年八月广州车牌开始一半竞价一半摇号,一年过去了,从最初的底价成交到这个月的均价2万多,价格一路上涨,总收入也终于第一次突破1亿元。这让人不得不佩服主政者的决策英明:当初底价成交的淡定是暂时的,日后的飞涨是一定的,均价超过3万简直指日可待。

      但从一开始,广州车牌竞价就有两个疑云,一是自去年八月开始车牌竞价以来,几乎每月都有人弃号,少则三四十个,多则上百个,这次也有48个弃号。这让人大惑不解,辛苦拍来的车牌居然放弃?不管从哪方面都理解不了,何况还有2000块钱的保证金呢。这让那些没有拍到的人感到很不爽,甚至质疑弃号者的身份,怀疑他们暗中抬价,是“托”。尤其是前段时间有传一位神秘的北京大妈拥有上千车牌,更让人疑虑重重。

      我觉得政府部门对此不应继续沉默,应该要有个回应,以释除人们心中的疑虑。现在手机、上网什么的都实名制了,要弄清那些弃号者的身份应该是没有任何难处的。当然为了个人隐私方面的考虑,不必公布他们姓甚名谁,但至少要调查一下,弄清并公布他们弃号的原委,这应该是不难、也合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有关部门的本职工作:拍卖中有这么多的疑问,难道主持者不应该出来说句话么?

      另一个疑云就是拍卖车牌的收入都去了哪里?这个疑云也是从一开始就有的。按照去年七月份出台的《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试行办法》,汽车竞价所得收入全额缴入广州市本级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支出。但具体支出了多少,还剩多少,又将支出到哪里,有关方面一直未予披露。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广州市财政局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称2013年计划拍卖车牌收入3.6亿,但“限牌”导致“其他交通运输支出”从去年2537万元增长到今年计划的3.6亿——收3.6亿,增加的支出也正好是3.6亿,这也太巧合了吧?此外,公共交通年初就有财政预算,车牌拍卖收入属于预算外收入,将后者投入到前者,岂不是说明当初的预算有问题?这不仅没有消除人们的疑虑,反而更让人疑虑重重!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经济不景,各地税收下滑,非税收入越来越多,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主力,扮演财政收入的“拯救者”角色。毫无疑问车牌拍卖收入也属于非税收入,但它毕竟还是公共财政,公众有理由知晓详情。最好的办法还是将包括车牌拍卖在内的非税收入统一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交由人大审议,一方面保证公开,另一方面在支出上也可更加合理。

 

 

                                     2013年9月6日《南方都市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