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建议老人乘车优惠应限时段,以避开上班高峰。
这真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广州的公交地铁越来越挤,而一些免费乘车的老人也来凑热闹,更挤不说,还很不安全。如果在高峰时段不给他免费,说不定就能限制这些老人的出行,缓解一下公交地铁的拥挤状况——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问题是,难道老人们不知道高峰时段挤车辛苦么?明知辛苦还要出行,那就不是冲着免费了,而是非出行不可。既然是非出行不可,那就不是取消免费能解决的了——你收费他照样要去坐车。如此一来,不仅原先的老人优惠政策要大打折扣,还使老人们徒受精神伤害:原来在你们心目中,我们都是贪小便宜的人啊!
所以,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老人高峰时段免费乘车增加拥挤,而在于我们的公共交通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如果任何时候坐车都轻轻松松,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吗?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去花力气改善公共交通,却将免费乘车的老人当成拥挤的替罪羊,就打错了板子、找错了方向。
当然,公共交通的改善绝非一时半会所能凑效,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塞责的理由,更不能将本来该负的责任转嫁到那些老人的身上:你的工作没做好,凭什么要我来承担责任?
尤其是,这项老人免费乘车的优惠政策,说改就改,说限就限,政策的随意性太大不说,权力也太强太硬了。如此强势而又随意的权力下,谁能有安全感?谁会对生活产生稳定的预期?获得该有的认同和尊严?何况还是那些本就弱势的老人!因此,这已经不是一个城市管理的技术问题,其背后往往还牵涉到一些价值立场、施政理念。
因此,当务之急不是限制老人出行,而是大力完善公共交通,提高运能。如果时间紧迫,公共交通的改善赶不上市民的出行需求,也当放低身段,劝喻老人们可否多多体谅、错峰出行,而不是简单地一纸限令,勒令他们言听计从。
权力不应是这样冷漠生硬的,而应是低调谦卑的。
2012年10月26日《羊城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