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键的不是摘牌

(2012-08-03 10:35:34)
标签:

杂谈

                                

      日前,广东省委、省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从本月起,村、社区办公场所大门,要统一悬挂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或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的牌子,除此之外,一律不得悬挂其他牌子。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和组织不得要求村、社区设立新的组织机构并加挂牌子。

      通知针对的显然是一些村、社区门口密密麻麻的各类牌子:集体经济组织、人民调解、治保会(综治信访维稳)、公共卫生、人口计生、村务监督、共青团组织、妇女代表委员会,等等,蔚为壮观,网上好像还出现过照片。

      牌子摘了,事情还要不要做呢?通知要求,这些组织机构的牌子应挂在村、社区办公场所内对应的办公用房门口,每个组织机构一律只挂1块牌子;不具备条件的,可在村、社区办公场所内的适当位置集中标识。原来如此,只是将外面的牌子改换成小一点的门牌,改挂在办公室的门口,事情还是原来那些事,该管的还是要管,只是“低调不张扬”了。看来,这个通知只涉牌子,而不及其余;只关面子,不管里子。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村、社区为什么要挂那么多牌子?他们的职能到底是什么?记得两三年前到一个社区居委会调研,问到这个问题,居委会的一位干部说:国务院管什么,我们就管什么。仔细了解,还真是所言不差,小的如人口计生、公共卫生,大的如国防动员、综治维稳,还真是一样不缺。

      我觉得这才是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我们的政府管的太多了!政府管那么多事,最后都会落到村、社区的头上,因为他们才会直接面对公众这个管制对象,政府要管的事无一例外都要通过村、社区来完成,所谓君字一个口,上面的人只需张张嘴,事情都是下面的人去落实。因此,单单摘除牌子有什么用呢?你以为他们愿意挂那些牌子吗?政府少管点,村、社区的事就会少很多,事少了,那些牌子还用得着吗?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参加一些发展规划方面的座谈会,尤其是文化方面的。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我们的政府真是管得太多了,连文化这种自发性十足、个体差异性十足的东西政府也要去详尽规划,就好比一个父母对小孩该玩什么、该怎么玩都一体掌握,结果到头来政府疲于奔命,公众也常常不领情,搞得都不愉快。文化如此,其他方面估计也是这样,政府层层管控,公众毫不自在,生活别扭,没有乐趣。

      转变政府职能已经叫了很多年了,也许有进步吧,但从公众的自由度、自主空间来衡量,成效其实并不明显。政府真要从管理转为服务,就应该从社会中进一步抽离出去,让社会自我组织、自我发展壮大,惟其如此,政府才成其为政府,而社会也才真正获得其存在感,而不是老像现在这样混乱、虚无。

      所以,关键的不是摘牌,而是真正、切实地转变政府职能。

 

                                                                 2012年8月2日《羊城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