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吾儿之邀,写篇文章讲讲儿子学小提琴的事情,文章的名字都帮我拟好了,叫做《儿子学琴记》。本来想等小家伙出点成绩,轩爸再来显摆。这样也好,把这几个月学琴的经历表述一下,也算是做个阶段性的小结。
算起来,儿子学琴已有三个多月了。那是个傍晚,轩妈带着轩轩在附近溜达。我们住的小区附近有不少培训班。他们先看了围棋,然后是小提琴,没想到,小家伙对小提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就把轩爸喊来,一起敲定了学琴的事情。
开始学琴,小家伙就明显感到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次上两节课一个半小时,端起小提琴一拉就是半个多小时,别说孩子累得够呛,轩爸都觉得有点心疼。回家练习更是个反复做思想工作的过程,小家伙终于坚持了半个月,总算能够站直摆好架势了。孙老师又不失时机地教了一首简单的曲子《小星星》,这对孩子来说,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回家以后,就开始拿着小提琴到处表演了。至于表演的效果,说实话,听起来要比听纺棉花要好一些。并且还好为人师,见着谁,就教拉小提琴。
接着,就是一首接着一首的教曲子,《生日快乐》、《新年好》、《小草》等等。每次上完课,回家就拼命地去练,下次课又得教新曲子了。那段时间,孩子琴练得有进步了,可是兴趣却在消退。直到有一次上课,和每次上课不一样,不是孩子们练琴,而是孙老师拿起了小提琴,他给大家拉了一段曲子,可惜轩爸不知道曲子的名称,可琴声很优美,很明显用到了多种技法,有时像排山倒海,有时犹如小溪在静静的流淌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拉完琴,孙老师说:你们好好练,讲了一定比老师好。
从那天以后,我感到了儿子对小提琴的痴迷,天天都在哼哼唧唧,膀子无时无刻不在比划着练琴的姿势,脑子里面只有拉琴了。有一天和轩妈出去散步,一面走一面哼,一面还挥着右臂在“拉琴”。正巧,迎面碰上了孙老师,孙老师显然有一点意外,很高兴的和轩轩拉了拉手。
下面的课程,孙老师给孩子们矫正动作,提高了要求,轩轩没少挨批评。怎么办,回家后,轩爸也依样画葫芦。批评多了,小家伙有点抵触。轩爸就继续讲道理,比如小树如何长得直啊什么的,并且说,听爸爸的,上课少挨批评。显然,后一句话颇有些效果,下一次课后,他很严肃的对我说:“爸爸,孙老师今天没有批评我。”
现在,轩轩不仅把老师教的曲子练好,还主动练习没有教的曲子。某天,老师教了《雪绒花》,下了课就撅着嘴说:“《雪绒花》我都练得很熟了,今天不是白来了吗。”
当然也有插曲,一天下班到家,轩爸发现儿子有点不高兴,一问,原来是模仿老师校琴,动作大了,把一根弦弄掉了。当然了,轩爸装模作样地批评了一下,在把弦装上,至于校音,只有再麻烦孙老师了。
我和轩妈很高兴地看到,孩子爱上了小提琴,小提琴也变成了孩子最好的玩具。从学琴中,我们看到了轩轩的努力,那超乎年龄的专注也着实让我们惊喜。希望孩子能把小提琴继续练好,让音乐成为他一生的好伙伴!
http://s13/middle/749c7af0na88cbf24659c&690
http://s2/middle/749c7af0na88cc0baeed1&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