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在饱和食盐水中能溶解多少氯气

标签:
转载 |
分类: 学生阅读 |
在饱和食盐水中能溶解多少氯气
这个观点似乎并没有理论上的,也就是化学计算所得数据的支撑。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似乎要从氯气在水中溶解情况的计算来入手。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情况的计算就会迎刃而解。
一、氯气在水中溶解度计算
氯气在水中溶解的情况,应该用如下的(1)式来描述。
Cl2(g)+H2O=H++Cl-+HClO……(1)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从其平衡常数与两个相关电对标准电极电势间的关系,很方便地得到该平衡常数的具体数值。
为此,查出φ°(Cl2/Cl-)=1.3583V,φ°(HClO/Cl2)=1.63V。
由于与该反应对应的能斯特方程为,
而平衡时,上式左端的数值为“0”,对数符号中的各项则都是平衡浓度及平衡分压。由它们计算出来的数值,实际上就是平衡常数。所以有,
由此可解得,K=2.6×10-5。
对于式(1)来说,这个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
在知道这个平衡常数数值的情况下,就可以知道该体系中各物种的浓度了。
当保持环境中氯气的分压始终为1.0 atm时,可以将该平衡常数直接开三次方。也就是平衡时溶液中有,[H+]=[Cl-]=[HClO]=0.030(mol•L-1)。
由此可知,常温下(298K)有0.030 mol•L-1的氯分子参与了这个歧化反应。
但是,在这个水溶液中还有一部分氯分子没有参与这个歧化反应。要想计算出这部分氯分子的浓度,就还需要知道氯气在水中溶解度的实测值。
当然这个溶解度的实测数值,在许多化学手册或教材中都可以查找到。实测的数据为0.091 mol•L-1(见下表左列最上端的数据)。
这样就可以知道,溶解了但未参与歧化的水合氯分子的浓度,[Cl2]=0.091-0.030=0.061(mol•L-1)。
这些数值,也就是下表中。最左列3个数据的由来
可见,这个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能够吻合。
二、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计算
当然,上面的计算还告诉人们,对于如下的反应(只是把式(1)中的Cl2(g),换成了Cl2(aq)),
Cl2(aq)+H2O=H++Cl-+HClO……(2)
从水合氯分子的角度来看,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数值应该是,
在饱和食盐水中氯气溶解的最终情况,既要满足式(1)的平衡,也要满足式(2)的平衡。
查得,NaCl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为,36.0g/100gH2O,约为6.2 mol•L-1。
也就是,在饱和食盐水中原来就有[Cl-]=6.2(mol•L-1)。且该数值大到,基本不会受氯气溶解的影响。
这样,从式(1)的平衡常数,就有
考虑到,溶液中还必须有[H+]与[HClO]相等,可解得[H+]=[HClO]=2.0×10-3(mol•L-1)。
将这些数据再代入式(2)的平衡常数关系式。就有
由此,可以求出溶液中水合氯分子的浓度,[Cl2(aq)]=0.058(mol•L-1)。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总浓度为,[Cl2(aq)]+[HClO]=0.058+2.0×10-3=0.060(mol•L-1)。
这个数值还是不小的。与氯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0.091mol•L-1”相比较,也只是减少了三分之一。
所以,用“同离子效应”来解释“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不会溶解”,是不合适的。
在饱和食盐水中的同离子效应,只不过把氯气的溶解损失降低了一些。且降低的并不多,只是降低到用纯水收集时的三分之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