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增设与水有关的生态摄影作品征集

标签:
环境日人与环境摄影大赛摄影生态摄影与水相关摄影 |
分类: 赛事播报 |

想到水,会想到当年李小龙在国外接受采议时,讲到中国太极功夫的一段话,大意“如水,因形而形,随形就势,以势生力”。
水,正是因形而形,才有了不同的形态和美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着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属性,如上善若水,积水为海、水商石穿、饮水思源、细水长流、水到渠成、水乳交融等,每一句都充满着文化的魅力,深蓄着生活的真谛。
好的生态摄影作品,通过点、线、面的构成,光影的辅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谓于平常中立,是立意,是画感,也是被很多人称之为摄影人要修炼的“摄影眼”。呈现在作品上,就是空灵之感,日常为人所忽略的美,也是荒木经惟所说的“日后看那些影像时,回想起摁快门一瞬,欣慰地说:幸好当时拍下来了”。
今天,看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历年入选与水有关的作品,就特别想起荒木经惟说的“生即是动”,无论他拍的内容如何,至少,我对这句话很有感触,世间万物,一切源于生、源于动,不生不动,不动不生,所以,你看我们创作时,叫动心于山水,动心于人文,才会端起相机摁下快门,也才会出好的作品。而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发生、发展,则谓之动情。所以,动心与动情,是人间最接地气的烟火。
于水而言,流水之韵,是动,微澜涟涟,在不同速度的快门下,充溢着不同的诗情与诗境。
水天一色,是静,而云映于水,水映于云之间,你说是谁在动呢?所以很多人喜欢调整曝光和角度,强化周边景物在水中的魅影摇曳。
又有人让小朋友或美女吹着泡泡,跑动起来,记录下阳光下欢快。此时,水是道具,如花,于阳光下五彩缤纷地绽放,一瞬息,归于雾态并蒸发,留下美丽的影像,成为一代又一代小朋友们追逐和值得回忆的小美好。
面对湍流、瀑布时,好多人喜欢航拍,从高处向下俯瞰,如是上帝之眼,取景构图,因为不同于常规的视角,充满了陌生感,故多以恢泓气势和震撼感而名,不过近几年,航拍的摄影人多了,要出大片好片,还是要多花一些心思。
于我而言,最喜欢的是奔赴大海,浪起了,那些泡沫四下里飞溅,不怕湿了相机的,可以低机位拍特写,此时,那海水是长了翅膀的,一下,又一下地扑扇着,让岸边的礁石也忍不住后退的样子,其实,是水与岸的嬉舞,有激烈,也有温和,你会觉得,这才是生命的样子。
最近看达尔文《物种起源》,写满自然选择以及物种的神奇演变。世界是神奇的,大自然万事万物亦然,水也是,总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发现那些惊喜。
就像那些冰的形成,于季节而言,水被冻住了。在摄影师眼里,是自然在零下不同摄氏度里,用水在作画,所以,雾淞、冰花、冰雕、冰棱,冰洞……被装在很多人的相机里。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的资深评委杨信生老师,逾80高龄,为把曹操的诗《观沧海》拍摄成的画意摄影作品,特地从上海飞到海南,只为捕捉内心深处所构画的一个天海之间的影像,不畏远途,只求完美。
身边的摄影师孙孝明,平时玩微距拍虫,忽一日,心血来潮地弄一些油彩醮于水中,任其一圈一圈地荡开,斑斓的景象发生了,那些水与油彩生成了妙象天成的纹理,让他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边拍这玩,不亦乐乎,作品拿出来,也好评如潮。在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上看到这些作品,远在外地的设计师聂聂说,可以直接用来做丝巾的图案了。
如今,随着季节的春暖花开,一年一度的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又箭在弦上,此次在自然、人文、生物摄影作品征集的基础上,增加了《水:生命的流动》主题作品征集,欢迎打开我们的摄影眼,去记录更多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水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