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湿地》
近些年,随着国家和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关注生态治理与保护。
江苏盐城,有着中国第一个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之称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上,栖居着麋鹿、丹顶鹤以及多种鸟类和海洋生物。
这片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也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以及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十几年前,借着学习摄影的机缘,陈霞将目光从远方移到家乡盐城,意外找到了藏在近处的心灵圣地。
我们请她来谈谈#家乡的生灵之美#。
01
摄影&家乡
《神鹿家园》
我以前是玩户外的,走了很多地方,也想拍照片跟家人分享。在大概七八年前,我买了相机,还加入了摄影旅行团,开始学习摄影。
第一次跟摄影团是去山东融城拍天鹅,当时对天鹅了解不多,近距离接触后,才知道它们也会打架,有领土之争,不完全是安静、优雅的状态,挺有意思。
那几天,我几乎每天都在镜头里看天鹅,也渐渐喜欢上观察动物的感觉。
之后,摄影团一有活动,我就跟着跑,去了新疆、西藏、甘南、江南的浙江、安徽以及西伯利亚等地。
《醉美湿地》
我还买了些网课,开始自学摄影,又买了无人机,拍麋鹿。拍着拍着,偶尔有一两张照片被认可,我们当地有个《盐城晚报》,上面有个拍客版,就登了我拍的照片。
这让我蛮受鼓舞的,对摄影的喜欢也更深了。
喜欢上摄影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我的家乡。
《驰骋滩涂》
盐城有个叫东台条子泥的地方,它是靠着海边的大片湿地,因其港汊形似条状而得名。有天早上,我跟两个朋友去拍麋鹿,我们站在滩涂上,天亮起来的瞬间,我惊呆了。
那里的水面如此宽广,周边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好像在天空中,脚前面就是浅浅的水,别的什么都没有。太阳刚刚出来,朝霞倒影在水里,冷色调和暖色调形成对比,宁静又神秘。
我第一次知道水天一色原来是这种情景。
不仅是条子泥,家乡有好多东西可拍,虽然在这里长大,我关注的却只有日常与附近。
《湿地壁画》
有些风景,如果不是因为摄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看到。
就像一般人很少四五点钟起床看景,跟着摄影团以后,我反而更喜欢早晚出去拍,早上的风光很美,会有雾,特别是有平流雾的时候,海边的景色、农村的房屋田野、油菜花,就像仙境一样。
盐城的旅游宣传里曾说过,这里是一个能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
《大美湿地》
作为盐城人,拍摄家乡这些年,我可以说这儿就是人间天堂,也希望通过照片展现一种自然之美,一种人和自然、人和动物和谐共存的状态。
02
家乡之美
在盐城,滩涂是我常拍摄的主题。
《秋色斑斓》
滩涂真的很美,尤其是秋天的时候,生存在盐碱地里面的盐蒿,会变成红色的,从空中俯视,就像一片红色的地毯。
滩涂不仅很美,而且面积很大,并且一直不断向海洋延伸,因此,盐城也成了全国唯一个面积一直在增长的城市。
在滩涂上,最常见的是潮汐树。
潮汐树是由淤泥质海滩经潮汐往返冲刷,潮水退却后,形成一道道形似树干、树枝状的沟壑。
沟里面有水,在不同的天气它会反射出不同的颜色——有阳光或者霞光的时候,它可能是金黄或者橘红的;天很蓝的时候,它又会是蓝色的;有时候,沟里的水干了,它又会呈现出深褐色。
《归途》
不仅颜色不同,因为潮水走向不同,即便是同一天,潮汐树的形状也在不停变化。
有意思的是,因为盐城地势平坦,如果是用相机拍很难看清楚,只有把小飞机飞起来,才能看到潮汐的形状、纹理以及图案。
拍摄下面这张照片时,我并没发现它的独特之处。当回到家,在电脑上放大,我才发现它的分叉如此之多。
《滩涂森林》
我们平时拍摄,常见的都是一棵树,像这么多树组成的形状,我还是第一次见——它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整片森林。
后来,当我再去找这棵树,它已经消失了。滩涂很长,我不知道在哪拍的,一切都像梦一样,只有这张照片证明我确实拍下了它。
大面积的优质滩涂,让盐城早在几千年前就生存着大量的野生麋鹿,还吸引着丹顶鹤、勺嘴鹬以及各种鸟类驻足。
《纵横》
据科学家考证,麋鹿曾在中国生活了数百万年,距今约1万年前到约3000年时最为昌盛,数量达到上亿头,商周时期却迅速衰落,直到清朝初年野生麋鹿最后绝迹。
野生麋鹿的最后栖息地就是长江口附近沿海地区,包括盐城一带。
麋鹿从中国消失前,曾被西方国家引入。上世纪80年代,中国从英国引渡39头麋鹿,麋鹿得以重返故乡。
《湿地精灵》
如今,短短几十年过去,国内的麋鹿已经增长到8000 多头。
除了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保护区,盐城近些年还开辟出野生麋鹿栖息地——野鹿荡,截止到2021年,已经有超过5000头麋鹿在盐城生存、繁衍。
虽然麋鹿是盐城的代表,身为盐城人的我从小对麋鹿了解却不多,反而是开始摄影之后才接触并熟悉它们。
麋鹿是群居动物,通常是由鹿王带领一个家族,小点的家族有十几头母鹿,大家族有二三十头母鹿。
《云端之上》
每年五六月份,是鹿王换届、麋鹿发情的时候,也是拍摄它们最佳的时刻。
虽然跟拍麋鹿多年,直到去年,我才第一次在保护区看到麋鹿争霸、发情的场景。
那是个阴天,天空阴云密布,似乎在配合即将到来的战斗。
我们刚到,公鹿们已经在为这场战斗热身,它们把身体在泥浆中滚动或者用鹿角把泥浆挑到身上,还不停地在鹿角上缠渔网、树枝甚至棍子等,以展示自己的美和雄壮,吸引母鹿注意。
《鹿王争霸》
攻击的主要工具是鹿角,公鹿们互相撞击、打斗同时,处于发情期的公鹿还不停嚎叫,空气中弥漫着荷尔蒙的气息,鹿角发出嘎达嘎达的声音,传出很远,就像古战场一样,很震撼。
虽然过程激烈,但是麋鹿还是很温顺的动物,它们的战斗也是点到为止,并不会造成惨痛伤亡,整个争霸过程在几分钟内就结束了。
争霸结束后,胜利的一方获得和母鹿交配的权利。
《激情夏日》
发情期的母鹿会释放一种味道,公鹿在母鹿身上闻一闻,就知道是否可以交配。
随着来年春天的到来,经过漫长的九个半月的孕期后,母鹿开始生崽,一只母鹿一般产崽一只。
刚降生的小鹿浑身毛茸茸的,迎着光看,它还会有一圈发亮的、很美的光。
和人类不同,出生几分钟后,小鹿就能站立,半个小时后能行走、奔跑。
《绿野仙踪》
夏天以后,小鹿逐渐长大,鹿角开始角质化,变得像石头一样硬。
新一轮鹿王之争再次上演。
鹿王称霸以后,每天要守护鹿群,赶走入侵的别的公鹿,以及赶回乱入其它鹿群的母鹿等。鹿群稳定以后,公鹿还要带着它们觅食,麋鹿一般夜里会在有草的地方里面睡觉,所以到了晚上,公鹿就要去找睡觉的地方。
一年下来,公鹿也在不停地忙碌。
《新生》
虽然奔波,有时公鹿也会得到肯定,曾有一次,我看到一头母鹿回首,温柔地向公鹿望去,那画面充满着柔情与温馨。
我们说万物有灵,其实真是这样,除了语言不同,它们跟人类也许并无分别。
麋鹿生性胆小,一旦发现任何不明的风吹草动,它就会很快跑掉,所以,摄影师通常的拍摄距离至少在一百米开外,麋鹿还喜欢跑动,拍摄的镜头越长越好。
《偶遇·鹿王》
对我自己来说,近景拍摄的画面比较少,通常是用小飞机拍大场景。
航拍一般在春天到秋天这个时间段。
春夏两季,植物长起来,秋天的云很多,可以倒映到水里面,加上奔跑其间的麋鹿,配合静态的植物,能很好地表现滩涂的大环境和生态。
《湿地的早晨》
这张也是航拍的作品,当时我和另外一位老师,两个人去拍。滩涂很大,麋鹿很难找,她就改拍潮汐树了。我一个人开车,跑到另外一个地方,把小飞机飞起来。
天朦朦亮,我在镜头前发现河边有几只麋鹿。它们就站在那一动不动,水面没有风,它们的身影倒映在水中,显出恬静的摸样。
突然,它们可能听到小飞机的声音了,就抬头往上看向小飞机,我惊住了,也通过镜头呆呆地看着它们。
那一瞬间,世界上好像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我看着它们,它们在地上看着“我”。
天是紫色的,水里的倒影也是紫色的,我们都在紫色的环境里面,特别宁静祥和。
我们对望着,抛离了城市、焦虑,也没有战争,没有烦恼,只有空灵。
《东方白鹳》
在盐城,除了有麋鹿保护区,这里的丹顶鹤保护区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最重要的越冬地,保护着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每年冬天,丹顶鹤都会来这里过冬,成群的丹顶鹤迈着优雅的步伐,在水面漫步,有时还会叫,嘴里呵出白气,犹如飘渺的仙子。
《双人舞》
丹顶鹤是一夫一妻制,在求偶的时候,两只丹顶鹤互相会对着展开翅膀,像跳双人舞一样,跳好长时间,舞姿非常优美、有趣。
近些年,为方便摄爱好者拍摄丹顶鹤,保护区配备了摄影棚,每天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投料,吸引丹顶鹤来此觅食。
我去的次数不多,因此拍到的丹顶鹤图片数量也不像麋鹿那么多。
《你是谁?》
除了丹顶鹤,盐城还位于很多鸟类的迁徙路线上,像勺嘴鹬等鸟类每年也会来这里。勺嘴鹬是濒危动物,身体很小,而且很难找,我至今还没有拍到过,希望今年夏天可以找到它。
03
摄影让我快乐
摄影带给我最大的快乐,一是认识到家乡的美,二是让我走进自然、接触自然。
《奔驰》
我开始关注天气,了解到原来潮汐每天都在变化;知道日出、日落是拍照最好的时候,也是麋鹿最活跃的时候;原来麋鹿跑过滩涂后的脚印,会形成很漂亮的画面。
自然界里面真的有太多的美,你去接触了才发现有些东西是你不可能想象的。一草一木、一芥一尘,大如海洋、小似水滴,远若恒星、近犹草木,无不是直接或间接为人生增添美感的事物。它们,因摄影丰富了我的生活,触发我的联想。
其实不管拍什么,动物或者一朵小花,都会让人很开心。今年二月兰开花的时候,我带了微距镜头,一个人坐那拍了半天,半天时间一眨眼就没了。更神奇的是,在我拍摄时,细细观察,其中一朵小花儿的两片花瓣已经打开,另两片花瓣还牵着手相拥,中间空隙形成了一颗心形,就在这时,“啪”的一声,这朵小小花儿就在我的面前,在我认真注视下,就这样打开了,完全绽放了,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像潮水一样,将我全身浸透,并深深地触碰到我心灵最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叫人神魂飞动却难以用语言表达。
《凝望》
今年因为疫情我没拍到麋鹿,当地摄影师拍到麋鹿跑到油菜花田里的画面——一大片的金黄的油菜花,初生的小鹿穿行其中,可爱极了!
我还有很多想拍的,野生小鹿喝奶的画面、麋鹿和日出同框的画面等。
虽然拍到它们要特定的时间、光线、场景,可能一年或者几年都碰不到,但摄影不就是这样吗?一旦你逮着一张,给你带来的开心,真的能延续好久。
马上进入六月,又到了拍摄麋鹿最好的季节,我期待着!
注:本文配图均来自摄影师陈霞,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陈霞
1970年10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
曾就职于江苏省悦达集团
盐城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盐城市新闻学会会员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著作权协调会会员
作品被国外、全国、省市影展入选、 获奖,
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地理》《大众摄影》《盐城晚报》《盐阜大众报》《中国摄影报》等杂志、报刊刊登。
The end
影人|在清晨的滩涂,我曾和一群麋鹿静静对视
近些年,随着国家和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关注生态治理与保护。
江苏盐城,有着中国第一个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之称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上,栖居着麋鹿、丹顶鹤以及多种鸟类和海洋生物。
这片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也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以及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十几年前,借着学习摄影的机缘,陈霞将目光从远方移到家乡盐城,意外找到了藏在近处的心灵圣地。
我们请她来谈谈#家乡的生灵之美#。
01
摄影&家乡
我以前是玩户外的,走了很多地方,也想拍照片跟家人分享。在大概七八年前,我买了相机,还加入了摄影旅行团,开始学习摄影。
第一次跟摄影团是去山东融城拍天鹅,当时对天鹅了解不多,近距离接触后,才知道它们也会打架,有领土之争,不完全是安静、优雅的状态,挺有意思。
那几天,我几乎每天都在镜头里看天鹅,也渐渐喜欢上观察动物的感觉。
之后,摄影团一有活动,我就跟着跑,去了新疆、西藏、甘南、江南的浙江、安徽以及西伯利亚等地。
我还买了些网课,开始自学摄影,又买了无人机,拍麋鹿。拍着拍着,偶尔有一两张照片被认可,我们当地有个《盐城晚报》,上面有个拍客版,就登了我拍的照片。
这让我蛮受鼓舞的,对摄影的喜欢也更深了。
喜欢上摄影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我的家乡。
盐城有个叫东台条子泥的地方,它是靠着海边的大片湿地,因其港汊形似条状而得名。有天早上,我跟两个朋友去拍麋鹿,我们站在滩涂上,天亮起来的瞬间,我惊呆了。
那里的水面如此宽广,周边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好像在天空中,脚前面就是浅浅的水,别的什么都没有。太阳刚刚出来,朝霞倒影在水里,冷色调和暖色调形成对比,宁静又神秘。
我第一次知道水天一色原来是这种情景。
不仅是条子泥,家乡有好多东西可拍,虽然在这里长大,我关注的却只有日常与附近。
有些风景,如果不是因为摄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看到。
就像一般人很少四五点钟起床看景,跟着摄影团以后,我反而更喜欢早晚出去拍,早上的风光很美,会有雾,特别是有平流雾的时候,海边的景色、农村的房屋田野、油菜花,就像仙境一样。
盐城的旅游宣传里曾说过,这里是一个能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
作为盐城人,拍摄家乡这些年,我可以说这儿就是人间天堂,也希望通过照片展现一种自然之美,一种人和自然、人和动物和谐共存的状态。
02
家乡之美
在盐城,滩涂是我常拍摄的主题。
滩涂真的很美,尤其是秋天的时候,生存在盐碱地里面的盐蒿,会变成红色的,从空中俯视,就像一片红色的地毯。
滩涂不仅很美,而且面积很大,并且一直不断向海洋延伸,因此,盐城也成了全国唯一个面积一直在增长的城市。
在滩涂上,最常见的是潮汐树。
潮汐树是由淤泥质海滩经潮汐往返冲刷,潮水退却后,形成一道道形似树干、树枝状的沟壑。
沟里面有水,在不同的天气它会反射出不同的颜色——有阳光或者霞光的时候,它可能是金黄或者橘红的;天很蓝的时候,它又会是蓝色的;有时候,沟里的水干了,它又会呈现出深褐色。
不仅颜色不同,因为潮水走向不同,即便是同一天,潮汐树的形状也在不停变化。
有意思的是,因为盐城地势平坦,如果是用相机拍很难看清楚,只有把小飞机飞起来,才能看到潮汐的形状、纹理以及图案。
拍摄下面这张照片时,我并没发现它的独特之处。当回到家,在电脑上放大,我才发现它的分叉如此之多。
我们平时拍摄,常见的都是一棵树,像这么多树组成的形状,我还是第一次见——它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整片森林。
后来,当我再去找这棵树,它已经消失了。滩涂很长,我不知道在哪拍的,一切都像梦一样,只有这张照片证明我确实拍下了它。
大面积的优质滩涂,让盐城早在几千年前就生存着大量的野生麋鹿,还吸引着丹顶鹤、勺嘴鹬以及各种鸟类驻足。
据科学家考证,麋鹿曾在中国生活了数百万年,距今约1万年前到约3000年时最为昌盛,数量达到上亿头,商周时期却迅速衰落,直到清朝初年野生麋鹿最后绝迹。
野生麋鹿的最后栖息地就是长江口附近沿海地区,包括盐城一带。
麋鹿从中国消失前,曾被西方国家引入。上世纪80年代,中国从英国引渡39头麋鹿,麋鹿得以重返故乡。
如今,短短几十年过去,国内的麋鹿已经增长到8000 多头。
除了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保护区,盐城近些年还开辟出野生麋鹿栖息地——野鹿荡,截止到2021年,已经有超过5000头麋鹿在盐城生存、繁衍。
虽然麋鹿是盐城的代表,身为盐城人的我从小对麋鹿了解却不多,反而是开始摄影之后才接触并熟悉它们。
麋鹿是群居动物,通常是由鹿王带领一个家族,小点的家族有十几头母鹿,大家族有二三十头母鹿。
每年五六月份,是鹿王换届、麋鹿发情的时候,也是拍摄它们最佳的时刻。
虽然跟拍麋鹿多年,直到去年,我才第一次在保护区看到麋鹿争霸、发情的场景。
那是个阴天,天空阴云密布,似乎在配合即将到来的战斗。
我们刚到,公鹿们已经在为这场战斗热身,它们把身体在泥浆中滚动或者用鹿角把泥浆挑到身上,还不停地在鹿角上缠渔网、树枝甚至棍子等,以展示自己的美和雄壮,吸引母鹿注意。
攻击的主要工具是鹿角,公鹿们互相撞击、打斗同时,处于发情期的公鹿还不停嚎叫,空气中弥漫着荷尔蒙的气息,鹿角发出嘎达嘎达的声音,传出很远,就像古战场一样,很震撼。
虽然过程激烈,但是麋鹿还是很温顺的动物,它们的战斗也是点到为止,并不会造成惨痛伤亡,整个争霸过程在几分钟内就结束了。
争霸结束后,胜利的一方获得和母鹿交配的权利。
发情期的母鹿会释放一种味道,公鹿在母鹿身上闻一闻,就知道是否可以交配。
随着来年春天的到来,经过漫长的九个半月的孕期后,母鹿开始生崽,一只母鹿一般产崽一只。
刚降生的小鹿浑身毛茸茸的,迎着光看,它还会有一圈发亮的、很美的光。
和人类不同,出生几分钟后,小鹿就能站立,半个小时后能行走、奔跑。
夏天以后,小鹿逐渐长大,鹿角开始角质化,变得像石头一样硬。
新一轮鹿王之争再次上演。
鹿王称霸以后,每天要守护鹿群,赶走入侵的别的公鹿,以及赶回乱入其它鹿群的母鹿等。鹿群稳定以后,公鹿还要带着它们觅食,麋鹿一般夜里会在有草的地方里面睡觉,所以到了晚上,公鹿就要去找睡觉的地方。
一年下来,公鹿也在不停地忙碌。
虽然奔波,有时公鹿也会得到肯定,曾有一次,我看到一头母鹿回首,温柔地向公鹿望去,那画面充满着柔情与温馨。
我们说万物有灵,其实真是这样,除了语言不同,它们跟人类也许并无分别。
麋鹿生性胆小,一旦发现任何不明的风吹草动,它就会很快跑掉,所以,摄影师通常的拍摄距离至少在一百米开外,麋鹿还喜欢跑动,拍摄的镜头越长越好。
对我自己来说,近景拍摄的画面比较少,通常是用小飞机拍大场景。
航拍一般在春天到秋天这个时间段。
春夏两季,植物长起来,秋天的云很多,可以倒映到水里面,加上奔跑其间的麋鹿,配合静态的植物,能很好地表现滩涂的大环境和生态。
这张也是航拍的作品,当时我和另外一位老师,两个人去拍。滩涂很大,麋鹿很难找,她就改拍潮汐树了。我一个人开车,跑到另外一个地方,把小飞机飞起来。
天朦朦亮,我在镜头前发现河边有几只麋鹿。它们就站在那一动不动,水面没有风,它们的身影倒映在水中,显出恬静的摸样。
突然,它们可能听到小飞机的声音了,就抬头往上看向小飞机,我惊住了,也通过镜头呆呆地看着它们。
那一瞬间,世界上好像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我看着它们,它们在地上看着“我”。
天是紫色的,水里的倒影也是紫色的,我们都在紫色的环境里面,特别宁静祥和。
我们对望着,抛离了城市、焦虑,也没有战争,没有烦恼,只有空灵。
在盐城,除了有麋鹿保护区,这里的丹顶鹤保护区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最重要的越冬地,保护着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每年冬天,丹顶鹤都会来这里过冬,成群的丹顶鹤迈着优雅的步伐,在水面漫步,有时还会叫,嘴里呵出白气,犹如飘渺的仙子。
丹顶鹤是一夫一妻制,在求偶的时候,两只丹顶鹤互相会对着展开翅膀,像跳双人舞一样,跳好长时间,舞姿非常优美、有趣。
近些年,为方便摄爱好者拍摄丹顶鹤,保护区配备了摄影棚,每天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投料,吸引丹顶鹤来此觅食。
我去的次数不多,因此拍到的丹顶鹤图片数量也不像麋鹿那么多。
除了丹顶鹤,盐城还位于很多鸟类的迁徙路线上,像勺嘴鹬等鸟类每年也会来这里。勺嘴鹬是濒危动物,身体很小,而且很难找,我至今还没有拍到过,希望今年夏天可以找到它。
03
摄影让我快乐
摄影带给我最大的快乐,一是认识到家乡的美,二是让我走进自然、接触自然。
我开始关注天气,了解到原来潮汐每天都在变化;知道日出、日落是拍照最好的时候,也是麋鹿最活跃的时候;原来麋鹿跑过滩涂后的脚印,会形成很漂亮的画面。
自然界里面真的有太多的美,你去接触了才发现有些东西是你不可能想象的。一草一木、一芥一尘,大如海洋、小似水滴,远若恒星、近犹草木,无不是直接或间接为人生增添美感的事物。它们,因摄影丰富了我的生活,触发我的联想。
其实不管拍什么,动物或者一朵小花,都会让人很开心。今年二月兰开花的时候,我带了微距镜头,一个人坐那拍了半天,半天时间一眨眼就没了。更神奇的是,在我拍摄时,细细观察,其中一朵小花儿的两片花瓣已经打开,另两片花瓣还牵着手相拥,中间空隙形成了一颗心形,就在这时,“啪”的一声,这朵小小花儿就在我的面前,在我认真注视下,就这样打开了,完全绽放了,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像潮水一样,将我全身浸透,并深深地触碰到我心灵最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叫人神魂飞动却难以用语言表达。
今年因为疫情我没拍到麋鹿,当地摄影师拍到麋鹿跑到油菜花田里的画面——一大片的金黄的油菜花,初生的小鹿穿行其中,可爱极了!
我还有很多想拍的,野生小鹿喝奶的画面、麋鹿和日出同框的画面等。
虽然拍到它们要特定的时间、光线、场景,可能一年或者几年都碰不到,但摄影不就是这样吗?一旦你逮着一张,给你带来的开心,真的能延续好久。
马上进入六月,又到了拍摄麋鹿最好的季节,我期待着!
注:本文配图均来自摄影师陈霞,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陈霞
1970年10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
曾就职于江苏省悦达集团
盐城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盐城市新闻学会会员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著作权协调会会员
作品被国外、全国、省市影展入选、 获奖,
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地理》《大众摄影》《盐城晚报》《盐阜大众报》《中国摄影报》等杂志、报刊刊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