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影像|疫情下的上海:丁文安纪实摄影下

2022-05-11 09:33:59
标签: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 教育 摄影 文化 抗疫

2022的夏日悄然来临。随着疫情情况持续好转,上海解封似乎指日可待。

四月起,人与环境摄影大赛推出#疫情下的摄影人#专题,讲述摄影人镜头下的抗疫日记与生活。本期,再来看摄影师丁文安的纪实摄影下篇。

前言《致英雄》2020年4月4日全国哀悼日,上海嘉定南翔文化广场,降下的半旗,屏幕上的抗疫英雄,路口的红灯表示这一天不寻常。

上午10点,文化广场中一名志愿者在响彻空中的鸣笛声中,向降下国旗和抗疫中英雄殉职的医务人员和普通百姓致哀。

2021年5月19日,流动疫苗接种车开到小区空地,为居民接种重组新冠病毒《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

疫苗接种好贴上时间表,需留观等待半小时如没什么反应就可回家。

已接种好疫苗,留观休息的居民。

夜晚来临,医务人员、志愿者在封控小区楼栋外搭建帐篷,度过这难忘的一夜。

1月18日,两天过去了,可以出门了,但后面12天进出必须登记出入时间、地点。

3月12日,在瑞林社区居委空地上搭好了帐篷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大规模的全员核酸检测从白天到傍晚,沿途经过银行、理发店、商铺,兜过一大圈才能到达检测点。

检测点的志愿者们忙碌着安排居民到各个点位做检测。

对于坐轮椅的老弱居民,进出小区做核酸有一定难处,这时志愿者们抬起轮椅帮助渡过了这一难关。

大幅横幅上印着“发扬雷锋精神,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志愿者的工作。

志愿者在小区的通道两旁拉起了警戒线,居民有序排队进入检测现场。

每检测一次,医务人员都会消毒一次,以防交叉感染。

核酸检测开始的时候是10人1管,但如一栋楼内有疑似病人,医护人员会再次另行上门采样,一人一管。

检测完成后敲章认可,并发放通行证。

森林公馆通行证。

傍晚,雨停了,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做完了一天的核酸检测工作,仔细脱下防护服,做好自身消毒工作。

3月28日,形势越来越严峻,浦东从昨天27日开始已经封控,为期5天。今晚我们需要连夜做核酸,现在将近9点了。

由于有阳性患者,小区北门彻底封闭,所有人员从东门只进不出

对于没有出去做核酸的楼户,志愿者挨家挨户敲门通知到位。

4月6日,清晨,志愿者按楼栋喊话,“六号楼下楼做核酸了” 。

志愿者在路口指挥居民队伍有序朝检测点出发。

排队等候时,对于年老体弱的居民,志愿者总会上前一步,亲切关照,让老人先坐一下,歇歇脚。

4月9日晚上,又连夜做核酸检测,居民们赶紧下楼排队等候,时间已经到晚上十点了,長長的队伍又排到了自家门栋口。

此时志愿者打着手电,引导指挥,居民逐栋逐层走出家门,医务人员和志愿者更辛苦,往往要忙到下半夜。

晚上登记注册核酸检测码好像比较慢,要认证成功才能做核酸检测。

4月19日,这场景有点像电影镜头,期盼在这绿荫草坪上,早点出现有玩耍的儿童和休闲的居民。

从今天开始又见到有提着消毒喷雾工具进行环境消杀的防疫人员了。

大厅里摆放着本栋居民奉献出来的《爱心传递》食物,供有急需的居民取用。人虽然不能出楼栋,但爱心却在整个楼栋中满满地传递。

4月22日志愿者在楼栋大厅内分发抗原筛查自检试剂,蹲久了站起来,缓一缓。

上午,志愿者忙碌着把社区团长团购来的食物搬运到电梯,再分发到各个楼层。

志愿者挨家挨户把食品送到每户居民家门口。

穿着防护服的两位志愿者向我展示手机屏,她们是女儿或是母亲,可她们却承担了这次重大疫情中的重要角色。

4月28日,春风吹来了,风车转了,阳台上的花儿开了,这一天迎来了喜讯。

嘉定南翔在一个月后社会面清零了,我们终于能走出楼栋了,小区终于解封了。

居民们在微信群里感谢志愿者这一个月的辛勤付出,疫情防控的封闭,却收获了蒲满的邻里情义。

4月30日,小朋友们终于在这看书学习的雕像草坪中可以尽情玩耍了,当初的念想也实现了。

个小朋友象模象样和雕塑叔叔一起看书学习。

又在自家门栋外面玩起了捉迷藏,做游戏。

今天4月30日,明天就是“五一节”了,居民们终于可以走出家门,下楼取团购的物品,再也不用劳累志愿者挨家挨户送上门了。期待着疫情早点消灭,快点走出小区、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The end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