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上海:核酸检测的深夜,我看到一束束光照在大白身上

2022-04-15 09:38:15
标签: 抗疫 民生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 上海 文化
连夜保供 施惠丽 | 摄

从三月到四月,上海的新冠疫情以前所未有的事态袭来,晨起做抗原、深夜测核酸,抗疫的艰难也考验着每个普通人的心理。尽管抗疫不易,仍然有一批批逆行的医护人员与志愿者等,他们付出了比我们想象中更多的努力,尽全力保障着我们的一日三餐与健康。本周起,人与环境摄影大赛推出#疫情下的摄影人#专题,讲述摄影人镜头下的抗疫日记与生活。

01

张坦

深夜,一束束照在大白身上的光

让我看到了希望

 张坦 | 摄

3月末,我们小区在某个凌晨三点,变成了浦西的“先封营”之一。在封控的日子里,除了居家线上办公之外,因为有过世博会志愿者等较多的志愿者工作经验,我便主动为所在小区的志愿者们做一些基础的组织工作。

我把工作首先分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是支援,线下是保障。因为开始时有不少志愿者自愿加入小区志愿者群,我连夜整理了非常时期志愿者的基本工作手册,让新进群的志愿者拿到手册就能展开楼组工作。二是建立了一份共享表格,有每个楼的志愿者数量和楼号,含医疗储备人员统计,核酸排队信息更新等,尽量避免人群聚集。三是做好重要信息发布,如志愿者正确的防护方式,社区的工作要点等。后续,我还用视频的形式对志愿者工作加以整理,鼓舞士气。

线下,我根据居委安排,封闭期间,全程担任楼道志愿者,做日常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因为所在的小区是一个比较大的社区,有两千多户,超过6000人,因此,居委对小区进行分块管理,每个区域成为一个大组。我担任组长的区域有29个楼号,306户人家,老老少少近千人,每个楼栋要召集建立联系群,保证信息畅通。平时,要安排核酸,发放抗原试剂,提供保供物品,为缺医少药的邻居多方协调……有时还要和居委开会到深夜,一天下来,甚至比线上办公还要累。但是,为了守“沪”平安,所有志愿者都竭尽所能,能成为其中微小的一份力量,虽然辛勤疲惫,但义不容辞。

张坦 | 摄

因为志愿者工作实在繁琐,而且居家大多时候不能出门,所以拍摄的室外作品,大多数是出门做核酸或者是发放物资的间歇抓拍的景象。四月的上海,紫藤花、樱花都在盛开,本应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春天呢!

如果不是疫情管控制度等原因,摄影师在这样的时刻,也许应该跟随报道部队战斗在一线。毕竟摄影师独特的眼光,也许能挖掘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印象最深的是深夜做核酸的一张,当时时间已经比较晚了。我在排队做核酸等待的时候,回头看到了一束束光线,照射在大白志愿者的身上,就觉得非常感动。

 张坦 | 摄

在疫情这个当下,作为普通人,也许可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也许是一个蛋,也许是一朵花。再平常不过的一瓢饮一箪食,忽然发现如此珍贵,珍惜当下的每一刻。等到疫情结束后,我自己也会重回日常,继续拍摄魔都魔都系列。

张坦 | 摄

02

施惠丽

志愿者那一道光

汇聚成灿烂的抗“疫”星河

4月1日起,上海浦西地区开始封控,我告别了忙碌的工作,开始居家隔离的生活。宅在家里已经十天了,原以为宅家的日子可以静下心来干自己喜欢的事,没想到居家的日子依然繁忙。作为一名机关党员干部,我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核酸筛查、物资分送等工作,为社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居家的日子,除了当社区志愿者以外,一是处理一些原有工作中的事情,二是每天听摄影网课,如北京函授学院网络分院的“月拍计划训练”、后期课、航拍课等,每天把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忙碌而充实。

在重大事件面前,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影像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所以我不失时机地拍摄了一些抗疫日常。疫情期间因完成志愿者岗位工作,我基本没有参与拍摄,所拍照片都是在自家楼上用长焦拍摄隔壁小区核酸过程。

《助老识二维码》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3月18日虹口区欧阳街道居民做核酸检测时拍摄,当天不少志愿者维持秩序,帮助老人生成核酸检测二维码,提前为核酸检测做好准备。

《有条不紊》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4月4日虹口区欧阳街道居民做核酸检测时拍摄,检测期间,大家有序排队,保持两米距离,确保每个人都安全。

《定时消杀》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4月4日虹口区欧阳街道居民做核酸检测时拍摄,检测期间,志愿者定时对环境进行消杀,确保检测规范、安全。

《志愿者》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4月9日摄于虹口区欧阳街道。疫情期间每天有志愿者不惧危险,始终站在防疫第一线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我拍摄了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愿志愿者那一道光汇聚成灿烂的抗“疫”星河。

《扫码》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4月10日摄于虹口区欧阳街道,志愿者在为居民扫码,做核酸检测准备。

《连夜保供》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4月5日摄于虹口区欧阳街道。当人们已经休息的时候,志愿者在为居民搬运物资,为保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好孩子》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4月4日虹口区欧阳街道居民做核酸检测时拍摄,检测期间,两家孩子不约而同一起检测,为勇敢的孩子点赞。

《整装待发》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3月26日虹口区欧阳街道。当天一位楼组长穿戴好防护服准备挨家挨户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并助老讲解测试方法。

《大白在行动》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4月10日摄于虹口区欧阳街道。为了避免居民交叉感染,核酸检测时做到精准安全,大白们都在每户楼前等候检测,图为大白们转测时的场景。

《向往》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4月10日摄于虹口区欧阳街道。居民按照规定足不出户,但是锁不住对自由的向往。

《测温》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3月18日摄于虹口区欧阳街道。志愿者为居民测温,保障检测安全。

《核酸检测登记》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3月18日摄于虹口区欧阳街道。志愿者帮助居民核酸检测登记,为核酸检测做准备。

《垃圾清运》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4月4日摄于祥德路。每天大白对垃圾进行清运,为维护城市运转努力工作。

《助老志愿者》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4月4日虹口区欧阳街道居民做核酸检测时拍摄,检测期间,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服务。

《核酸检测》施惠丽 | 摄

于2022年4月1日虹口区欧阳街道居民做核酸检测时拍摄,我记录了核酸检测的一瞬间。

疫情期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志愿者,社区的运行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这几天的摄影函授课作业正好要求拍摄光影的作业,于是我留意了光影下的志愿者,于2022年4月9日在虹口区欧阳街道拍摄了《志愿者》。疫情期间每天有志愿者不惧危险,始终站在防疫第一线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我拍摄了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愿志愿者那一道光汇聚成灿烂的抗“疫”星河。

这次疫情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重大疫情,抗疫影像可以生动而真实地记录这一历史时间的诸多瞬间,其内容的复杂程度和细节刻画的丰富性,是其它传统媒介难以比拟的。而这些真实的记录,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非常容易被普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借助互联网和人人都有的智能手机,其快速、便捷而广泛的传播,在不特定人群间建立了一种普遍认同的对应关系。图像所隐含的文化寓意,展现了一个时代和群体基本价值取向和审美表达,具有一种不能取代的历史价值。

居家隔离的日子,希望摄友们一是多多学习,利用难得静下来的时间,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多多学习世界摄影史、各类拍摄技巧、观念摄影、摄影后期等摄影知识,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二是多多拍摄,疫情之下我们拍什么是广大摄友关心的主题,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权限进入医院、隔离区以及管控区等核心区域拍摄抗疫一线的主题,大多数人只能居家封闭或者集中隔离,我们要关注自己身边的小人物和小事件,记录反映这个大时代,大家拍摄时可以记录整个事件,也可以拍摄人物肖像,如医务人员组、小孩组、志愿者组等,家庭抗疫影像等,再辅助拍些视频,以此记录这一重大事件。

上海的老房子、城市风光摄影、重大的建设项目等一直是我关注的题材,希望疫情过后一如既往地记录当今快速发展的上海,希望能留下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影像。人间最美四月天,微雨过后,皆是暖光,我们期待着。

03

李晓宇

踏实记录抗疫点滴

李晓宇 | 摄

我们花木街道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从3月18号就开始封控了,因此,我对居家隔离还是有心理准备的,日常就是网上抢抢菜,网上看看新闻,追追剧之类的。居家正好可以学习些技能,报了一个PS/PR/AE学习的网上课程,也比较有收获。

隔离期间,我在小区里做了些志愿服务的视频和平面拍摄工作,后期制作了小视频《逆行者日记》,效果相当的不错。当前情况下,小区居民封控这么多天了,情绪非常不好,正好看到我们志愿者在行动,大家很振奋,于是党员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后来在小区临时党支部的召集下,大家形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李晓宇 | 摄

我们的小区开始有了变化,尤其是居民微信大群(500人)里面,一些负能量的言论开始大量减少,大家主动配合居委临时党支部,小区里的核酸检测、物资配送、求医问药、团购采购等都开始变得顺畅起来。

李晓宇 | 摄

这次的拍摄是以视频为主,主要是弘扬志愿者们正能量的工作,也正是因为这些看似普通,实则危险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才让大家感受到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不易,才会让小区居民在这场疫情浩劫中重新有了人生的定位。

我们的志愿工作感动了外国小伙,他主动加入进来。李晓宇 | 摄

从纪实角度来讲,我们摄影师就是要拿起手中的武器(相机设备),紧跟奋战在一线的志愿者们,不摆样子不煽情,就是实实在在地拍摄日常的工作中的东西,从中挖掘闪光点,找出最最朴实无华的瞬间。

 李晓宇 | 摄

疫情期间,希望大家能在保护好自身的情况下,服从组织安排,到抗疫的一线去找寻自己需要的瞬间。疫情后,我很想去深入拍摄医务工作者的点点滴滴以及专题性的东西。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