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谭】当人生仅留回忆

标签:
弋射宿草根谭当人生仅留回忆人生七十古来稀罗素我为什么而活文化 |
分类: 【草根谭】 |
当人生仅留回忆
文 弋射宿
昨日同事攒局,几瓶啤酒下肚后,这群平时没个正形的二货们居然开始聊起了人生。作东的疾风不无感慨地问,你们说一个人真正能活的到底有多少年?不待大家接茬,他又自问自答,说以活百年为计,有二十年是少不更事,有三十年是老态龙钟,人真正能活的,大概也就只有五十年……
他的发问也引发了我的沉思,同时我也深知,他实在是过高估计人的寿命了。在孔子的年代,人生七十古来稀,历史发展到如今,这个数字大概可以往后推三十年吧。即便如此,以一个古来稀的数字来衡量一个人的寿命,无疑是过于乐观的了。
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大概是七十出头,科技发展再快,80、90这一代人,平均寿命估计也不会超过八十岁。我就以八十岁为计,前二十年懵懵懂懂,后二十年年老昏聩,人的有效寿命,大概也就只有四十年。而且这个估计,还是建立在身体健康、心智正常、人生顺利的条件假设之上,如果再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这个数字还要打不少折扣。
前二十年虽然懵懵懂懂、少不更事,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非常快乐的。试想突然降生到这个世界,一下子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的新鲜事物,那种惊奇和快感是可想而知的了!而后二十年,则要不堪得多了,对众多事物都失去了兴趣,或者即便还残留兴趣,也是力不从心。彼时彼刻,恐怕也就仅剩回忆了——或在回忆中思辨升华,或在回忆中等待死亡……
然而回忆,也都是建立在过往的探求上,因此靠谱也好,荒唐也罢,人总是需要可供回忆的东西。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到了仅留回忆的那二十年,才发现自己没有爱过、没有恨过、没有奋斗过、没有疯狂过,也没有追求过、没有失去过……一生平淡如水、波澜不惊,没有留下一点值得回忆的东西。
罗素曾在自传中总结自己的人生说他这一生没有白活,因为他追求过爱情、探索过知识、怜悯过人类。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一个高尚的贵族,他的标准也许并不适宜于我们这样的芸芸众生。但是,再平凡如蝼蚁,也是上天赋予的一条生命,都有值得探求的活着的意义。而这种意义,便是少年时的渴望、壮年时的追求,到了龙钟之年,再化作收官一生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