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氏之子——广东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教学实录

(2012-10-30 10:21:20)
标签:

教育

分类: 广东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

杨氏之子

执教: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易志军

笔录:赵穗雯

日期:2012611

【说明:1、此课获比赛第一名。2、此记录是课堂上敲下的,部分细节未能完整或只能作简单记录,如有偏颇之处敬请原谅。】

 

课前:

之前就知道,华洋小学的同学们特别……师生对古文句子。咋们来个更难的,老师用古文介绍自己,看同学们能不能听得明白。吾姓易,三十有二。好读书尤好读古文。

……第一,这是一篇文言文,第二这是五年级的课文,有信心吗?用一句话鼓励自己……

 

上课

一、揭题:理解含义,迁移运用

1.        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和你们年纪相仿的孩子,他就是——杨氏之子。那我姓易,我就是(易氏之子)你呢?你呢?

2.        知道这课文出自哪本书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哦,看注释,贵姓?哦,X氏注释法,请把方法写在黑板上。看注释是……今天我们第一次学习,就更需要看注释了。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出示生字:梁 ……

1)       ……

2)       曰跟我们常见的什么字很像……

3)       禽?查字典,好,贵姓……写黑板上

4)       查字典,找禽的注释,

5)       (写生字),把你觉得难写的字……

4.        写好生字开始读课文,要把每个字音都准。

5.        确定自己每个字音都都准的举手。请你读。

三、再读:读准停顿,读出韵味

6.        了不起,每个字音都读准了,但是古文这样读好吗?俗话说诗有诗韵,文有……(师生合作读),(蓝/黑字,红斜杠表停顿)。对,这样,停顿的时候,尾音拉长更好。

【细节闪光处:精辟、到位的指导,加上巧妙的朗读引导作为示范,效果立竿见影。】

7.        对,就这样,练习。

四、美读:体会文句,读出意思

8.        谁来试试?先别急,老师给你音乐,找到感觉了再读。

9.        抑扬顿挫,有滋有味。来,我们一起来。

10.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读出来了吗?故事写了几个人?哪两个?

11.   孔君、君家……分别指的是谁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12.   其实,她告诉了我们一个学习文言文非常好的办法,来,写黑板上。

13.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文章的意思?

14.   别急,用上这些方法,和你的同桌试一试。

【细节闪光处:授之以渔,活学活用。】

15.   好了?谁来?把掌声送过她。

五、品读:品味语言,感受智慧

16.   刚才她说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至少有一两百字吧?古文才五十几个字,这就是古文的特点……虽然简短,但是却能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只有带着想象……老师配动作范读。咋们试试看。

17.   来老师,读第一句,你们读后面的。为了方便做动作,起来读。

18.   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读第一句,你们读后面吗?(因为第一句……后面写的是故事。)

19.   杨氏之子特点是——

伸起手跟老师跟老师一起写聪慧。聪者,耳听……心想,慧者……

【细节闪光处:对“聪、慧”两字的书写教学,易老师都结合了各自的偏旁边写边说字义,可见易老师对细节安排的用心。】

20.   来,把这个词放进课文原句,读。

21.   从哪看出他聪慧呢?拿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22.   坐在这边的男孩,老师一定要给你个机会……

23.   其他同学一样吗?老师给你个机会,老师提示你……

24.   杨氏之子……此是君家果,什么意思?

25.   那如果来的是白家……

26.   这杨氏子跟你们一样,所以说他——聪慧。

27.   还从哪里看出他聪慧?

【细节闪光处:“聪慧”一词拎起全文,脉络清晰、准确高效。】

28.   像这样,……话音刚落,杨氏子马上回答,叫……

29.   我们来试试……对,像你们这样,老师话音刚落就……就叫应声答。

30.   还从哪里看出他很聪明。

31.   有道理,从他这个举动就看出他很有礼貌,对吧?

32.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什么意思?一起读。

33.   如果把未闻去掉呢?读。说。哦,明白了,“未闻”显得很有礼貌。看,这就是语言的艺术,一个“未闻”让我们再次感到杨氏之子的聪慧。

34.   再读,感受他的聪慧。哎,有礼貌,要读得委婉一些。

【细节闪光处:“委婉”一词一语中的,课堂评价可谓一针见血,高效!】

35.   一个九岁的孩子,能这样……由此可见他不仅聪慧,还是……甚聪慧。

36.   来,一起夸夸他……杨氏之子甚聪慧。华阳学子甚聪慧。

【细节闪光处:品读中感悟,感悟中理解,理解中运用,运用中升华。怎一个“妙”字了得!】

六、背诵: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37.   读一读,背一背。

38.   生背。

39.   真厉害,谁背?

40.   ……咋们一起(配乐背)

七、拓展:读写结合,推荐原著

41.   有一个故事,叫咏雪,写的是……(出示原文)老师说白话文解释。

42.   ……曰,(生读)

43.   看,这就是……(下雪图)把你们巧妙的语言也写下来。

屏幕:白雪纷纷何所似?【提示】好像:宛若、宛如、如同。有点像:差可拟。用作句尾,如撒盐空中差可拟。生填回答。

44.   同桌间,一个当……对话。

45.   刚刚老师在教室里走了一圈,发现同学们妙语连珠。

46.   请刚才老师画了钩的同学上台。

47.   来,一起当……问问他们……

课堂评价:此女甚聪慧。

课堂评价:惟妙惟肖……

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汝等甚聪慧也。掌声送过他们。

48.   道韫曰什么?请大家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

 

杨氏之子,甚聪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