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过几年,买凉茶只能去超市了

(2013-06-08 10:08:31)

“再过几年,买凉茶只能去超市了”

南方都市报 2012-08-24 09:50:33  评论(0) 随时随地看新闻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人民路上的凉茶店,还有不少市民前来光顾。南都记者陈志刚摄南都讯记者潘臣实习生王喜闯黄莉瑶“以前兴华商场都有一家,现在连祖庙路都看不到了,买杯凉茶感觉很困难。”近日,有市民来电称,看到前几日南都报道了广州凉茶铺全面退居二线的消息后,留意到佛山凉茶铺也越来越少。

对此,记者走访了市区街头小巷,发现一线地段难见凉茶铺踪影,而在一些小巷内,仅存的凉茶铺也多为大型连锁加盟店。从业者表示,受租金、人工、原料涨价等影响,佛山传统凉茶铺以每年10%的量减少。不少爱喝凉茶的佛山人也很担心,“再过几年买凉茶只能去超市了”。

凉茶铺仅数家不少“傍”药店

连日来,记者分多路探访了市区几处人流较多的街区,从莲花路、松风路、燎原路、祖庙路等地发现,传统凉茶铺屈指可数,仅能找到5家,而在城南一带,零零散散也有几家。

在华远东路,记者找到了一家已关门的店铺,门楣上有“通济凉茶”四字,但铺门紧锁。旁边一洗车师傅告诉记者,“已经好久没看到它开门了”。同路段另一间在营业的凉茶铺与一家药店紧挨着,名叫“健民堂凉茶”。前排桌上摆有一排水煲,分别贴有“消炎茶”“止咳茶”“清肝茶”等标签。店内不足20平米,摆了3张桌,20分钟内,记者仅见到一位男青年前来喝茶。而在禅城忠义路,开业几年的平安堂凉茶店因经营不善被相连的一家药店接管。

博善堂凉茶公司市场部经理霍伯基证实,因营业额抵不过铺租,不少连锁品牌在佛山的凉茶铺多在二三线地带,“有些加盟商为保证客流,就开在药店旁,或与他人合租铺位来减轻租金压力”。

铺租上涨过快 药材也调价

“比起凉茶铺最鼎盛时期,我们的门店数量减少近4成。”据霍伯基介绍,佛山凉茶业在非典时期最活跃,可惜热度仅维持半月。2006年广东凉茶被列入非遗,凉茶又现繁荣之态,当时博善堂在佛山门店数量超过60间,现在只剩下40多间,而且还“退居二线”。据其观察,黄振龙、徐其修、邓老等品牌的门店数量也在下降,整个凉茶业逐渐萎缩。(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霍伯基说,近年铺租一路上扬,在祖庙路、季华路基本找不到凉茶铺,那儿铺位月租最少2万,“每天营业额要超过1000元才有毛利润”。此外,人力成本、原料成本上涨也压缩着凉茶铺的利润空间。以党参为例,每公斤由前年的40元攀升至今年的80元。不少中药材也翻倍涨价,而凉茶价格十多年来仅上调1元,一家凉茶铺毛利润从以前的60%降至现在的30%,即一杯3元的凉茶最多只能赚0.5元。

凉茶铺难经营 每年减10%(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从事凉茶业10多年的刘先生认为,2004年医保全面推行也给凉茶界带来不小影响,“部分市民不再以喝凉茶作为治病途径,他有保障了,不花钱都能看小病。”他说,凉茶一直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未被完全定性,近几年王老吉的凉茶大哥地位将凉茶从药品转型为便利装饮料,也给传统凉茶极大影响,“因为它可以在超市买到,而凉茶只能去凉茶店铺。”

刘先生分析,目前佛山凉茶店铺数量正趋于锐减姿态,每年幅度在10%左右,“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传统凉茶铺会消失”。

老佛山说

凉茶铺搬迁无奈家里煲

家住松风路的刘伯是凉茶铺的熟客。他告诉记者,广东人喝凉茶的基本动机是保健,有时也是为了清清热、祛祛火,不过多数时候还是依心情而定。“白天工作忙得倦了,晚上家里空气又不好,于是晚饭后出来走上一趟,喝一碗凉茶,把心情放松放松。”(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刘伯说,喝什么东西其实并不是最重要,要的只是一种感觉。譬如常喝的清热解毒茶,下面黑漆漆,上面绿幽幽,又苦又烫,喝完了要出一身汗。有时与朋友会客,刘伯也会相约在凉茶铺。但伴随着城市改造,旧房拆迁后,许多老字号凉茶铺逐渐淡出,刘伯很担心,“再过几年买凉茶只能去超市了”。

有着同样的担忧不只刘伯一人。常活动于通济桥一带的张姨说,早年她从事教师工作,经常夜里给学生修改作业,时间一长火气重,因此常在金鱼街的通济凉茶铺买下火的凉茶,而在该凉茶铺开业仅6年之际,被迫搬迁,张阿姨此后喝凉茶只能在家里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