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新版基药目录 独家品种上量盈利仍存忧

(2013-05-30 17:37:05)

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出现了大量独家品种和独家剂型中药,不少人对此大呼意外。此前业内普遍传言,鉴于2009版基药目录因纳入较多独家基药品种而产生了一定的争议,故一般认为新基药目录不仅新独家品种难以入围,已进入基药目录的独家品种也有可能被剔除。然而,正当各中药企业惴惴不安时,新目录中新增中药品种有超过1/3是独家品种,原入选的目录品种全部保留。203个中成药基药品种中,独家品种增至59种。

独家品种扎堆入围

根据笔者统计,2009版基药目录102个中成药品种中,独家品种(不含独家剂型,下同)共有24个,占比为23.5%;2012版基药目录中共增补101个中成药品种,其中独家品种增加35个,独家品种数占增补总数的34.7%。

35个独家品种来源于31家制药企业。其中步长(脑心通、稳心颗粒)、以岭(参松养心、连花清瘟)、中新(京万红软膏、清咽滴丸)和康缘(腰痹通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此次分别有2个增补独家品种,而2009版基药目录中已有以岭的通心络、中新的速效救心丸入列,因此以岭药业和中新药业目前分别各有3个独家品种入围。

根据药品类别,中药独家基药主要分布在内科用药、妇科用药和骨伤科用药3个领域,分别有21个、6个和6个品种。其中,骨伤科用药遴选专家更青睐于独家品种,7个新增品种中有6个是独家品种;新增的妇科中成药亦有一半属于独家品种。

和2009版基药目录的情况类似,绝大多数基药独家品种都是相关细分市场的一线品种,相比较而言,更多相对高端的独家品种进入基药目录,入围的品种市场规模也更大。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中药竞争格局系统,2011年,2009版基药目录中的24个独家基药品种的样本医院销售额合计为5.94亿元,占中药样本医院市场总额的29%,而2012版新增的35个独家基药品种样本医院销售额合计达到9.03亿元。显然,新入围品种的样本医院平均销售额更高。

此外,入围的独家基药品种普遍属于增长较快的品种。根据样本医院数据库,新入选的独家基药品种2011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5.6%,而同期中成药医院市场增幅为25%。受益于进入基药的利好,新入选的独家基药品种预计依然将保持较快增长。

心脑血管中药依然是中药基药品种的主要类别,根据样本医院数据库,最畅销的10个新入选独家基药品种中有5个属于心脑血管用药。其中,脑心通和稳心颗粒位居前两位;骨伤科用药和肾病用药各有2个品种,妇科也有1个品种入选。

作为中药医院市场规模仅次于心脑血管领域的肿瘤和呼吸领域,则因大品种主要是中药注射剂,而本次增补目录未涉及中药注射剂,因此没有品种进入畅销品行列。

中药注射剂新晋无缘

中药注射剂与常规中药剂型相比,起效快、疗效显著;而与西药相比,中药注射剂多组分多靶点以及讲求整体治疗,对治疗心脑血管、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等复杂疾病具有明显优势。根据样本医院数据库,2011年中药注射剂已成为医院市场最畅销的中药剂型,市场份额达到35.5%。

2009版目录有一系列中药注射剂进入基药目录,其中多个品种属于独家品种和独家剂型,包括金陵药业的脉络宁注射液和中恒药业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本次包括步长的丹红、友博的疏血通、长白山的康艾、丽珠的参芪扶正以及江西青峰的喜炎平等中药独家注射液,都传出过有望进入基药的消息。不过,出于对安全性的担忧,最终中药注射剂品种均未入围。已进入基药的独家注射剂品种则将显著受益。

控费、竞争等因素

在上一轮发改委的集中降价中,临床常用西药品种价格普遍有所降低,因此业界预测今年中药品种将集中降价。同时,随着本次一系列价格较高的独家中药品种增补入基药,中药品种降价的压力更大。有业内人士认为,为了配合5月基药新政实施,发改委将尽快对新进入基药的中药品种和部分已进入基药但价格较高的品种进行调价,参考西药,降价幅度将在10%~15%。

针对降价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独家品种较强的议价能力和本次基药目录调整体现出的扶优扶强特点,都是独家中药的有利因素,因此独家品种降幅会相对有限。另一种观点认为,一部分多家生产的传统中药品种,比如黄连上清丸、六味地黄丸之类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微薄,降价幅度过大会导致生产企业无利生产、医院不愿处方,从而成为“降价死”的品种,而低价品种“降价死”又会导致医生只能选择价格更高的产品。相对来说,独家品种普遍价格空间较大,大处方将更多出现此类品种,因此独家品种的降价幅度理应高于多家品种。

熟悉中国处方药市场的一般都明白,与10%~15%的药价降幅相比,更让企业担忧的则是招标。近几年,基药品种招标的“唯低价”,导致不少独家品种生产企业为了保证整个价格体系牺牲了一部分省区市场。传闻的基药全国统一招标和量价挂钩,估计实施难度还较大;但对于基药每个省三年只招标一次的操作方式,可能性不小。因此,如果部分省市基药招标降价幅度较大,企业放弃投标可能面临多年不能销售的损失。

除了中标降价,医保控费也是独家中药基药品种的又一利空。尽管基药目录的增加肯定会带来基药市场的扩容,但基药市场的付费主体是政府,政府对于医保的投入短期内不大可能大幅增长,因此严格处方、限制大处方使用、控制医保用药开支成为必然。参考2009版基药品种进入基药目录后的表现,24个独家基药品种样本医院销售额2011年较2010年仅增长19%,比行业水平低6个百分点,因此,新进独家基药品种市场前景也不能盲目乐观,相关企业必须充分应对进入基药后降价和控费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此外,尤其在心血管领域,已有大量独家口服中药基药进入目录,样本医院的独家口服中药基药中,有脑心通、通心络、稳心颗粒、参松养心、松龄血脉康、麝香保心丸、养血清脑和银丹心脑通8个品种,加上独家剂型的复方丹参滴丸等大品种,心脑血管中药基药市场竞争将颇为激烈,独家品种必须通过差异化运作,从而扩大细分市场的份额。

http://www.hyey.com/data/UploadFiles_9600/201305/2013052216565974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