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华海药业业绩与股价到底有何影响
(2013-04-11 17:15:59)
年度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营收 |
15.5 |
10.2 |
9.2 |
8.0 |
7.1 |
5.6 |
4.2 |
3.9 |
净利润 |
2.17 |
0.94 |
1.65 |
1.50 |
1.32 |
1.11 |
1.29 |
1.19 |
净利率 |
14% |
9.2% |
17.9 |
18.8 |
18.6 |
19.8 |
30.7 |
30.5 |
毛利率 |
39.6 |
42 |
41.7 |
46.3 |
46.7 |
48.4 |
55.2 |
50.4 |
汇率升值 |
4% |
2% |
0 |
2% |
6% |
5% |
3% |
0 |
业绩增幅 |
130% |
-43% |
10% |
14% |
19% |
-14% |
8% |
50% |
股价涨幅 |
-12% |
-12% |
+122% |
-39% |
+99% |
+44% |
-10% |
+91% |
几条结论:
1、华海的毛利率、净利率确实受汇率影响极大,而且基本呈下降趋势。05年开启汇改进程后06年毛利即下降7个百分点,净利率下滑10个百分点,其中汇改应该为主要影响因素,加之05年普利类原料药本身在毛利高点,所以有价格下降和汇率升值两方面的贡献。
2、人民币快速升值的06、07、08三年,到08年中累计升值21%,但是这几年毛利、净利率倒还比较稳定,毛利率稳定在46%-48%之间,净利率稳定在18.6-19.8之间,说明尽管面临着快速升值的不利环境,管理层所言的对冲、降本等措施对抵抗升值还是有效果的。
3、08年暂停升值后,09年毛利率还下降了4.5个百分点,但是通过费用控制等措施净利率仅小幅下降0.9个点。10年、11年数据受股权激励、研发费用的影响较大,但整体而言重启升值后又有所下降。到目前为止累计升值超过32%。
4、多年来主营一直在做大,但是人民币升值、原料药毛利下滑、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快速增加等多重煎熬下,尽管生意越做越大,但是净利润并未同步增加。营收增加3倍,盈利才增加1倍。这也是华海为何不受待见的原因,这种生意谁还敢长投啊。也是为什么要转型的根本原因。
5、业绩年度起伏较大,也是不受欢迎的原因,但相信随着规模快速做大,费用干扰会越来越小。
6、股价,尽管业绩表现不咋地,但是医药本质还是表现的很鲜明,振荡、或者下跌市的04、05、08、10、11年份跑赢大盘,06、07牛市氛围中跑输大盘。从绝对受益上来讲业绩和股价涨幅并不对应,业绩并不咋地的06、07年受估值推动还有不错涨幅,随后就是08年大熊市大跌,09年业绩一般的情况下倒还绝地反击,跑赢大盘,10年业绩大幅度下降,股价也未跌多少,11年业绩大涨,股价仍然下幅度下跌。综合而言,算对业绩已属不易,要基于业绩推测股价表现更是错的离谱。大市、估值、预期才是根本,涨多了就跌跌多了就会涨表现的淋漓尽致。实在是无法预测。
7、华海还会继续不受待见,就像一个窑子一样,这个逛过来那个逛过去,业绩起起伏伏,股价长期低迷,股性死板几乎成了它的代名词。转型一天不成功,难以一飞冲天。
8、人民币升值最凌厉的一段已经过去了,年度2-3%的升值影响是可以消化的,但是如果伴随产品美元标价的下降对毛利的杀伤无疑是巨大的。12年、13年毛利率应该还会继续下降,但是净利率有可能保持在15%左右,原因就是规模效应导致可以预期的管理费用率下降,坏消息是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展销售费用率会小幅度上升,财务费用率也会小幅度上升。随后两年仍然需要以量补价,难以乐观,但也不悲观,只要营收快速做大的趋势不变,只要驱动力还可见,长期看主业净利率稳定在15%还是值得期待的。
9、人民币在11年底连续触及跌停,但是华海也没有以涨相迎,而是大幅度下跌,12年7月以来人民币反身升值,11月以来连续触及涨停,华海还是大幅度下跌,用人民币完全解释不通华海的走势。结合升值预测,人民币对华海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倒是需要关注的是沙坦竞争态势,以及制剂放量情况,特别是国内制剂的进展。另外,买的低才是王道。
附:人民币汇改进程及展望
1994年: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挂钩,汇率只能在1:8.27至1:8.28元之间浮动。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8.2765上调至8.1100,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2008年7月之前的三年,每个年度人民币升值约5%,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上涨21%。
2008年7月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锁定在6.83的水平,变动不大。
2010年6月19日央行重启汇改,人民币兑美元重启升值步伐,中间价至12年底升幅逾8%。
2011年11月30日以后的12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曾创下11个触及跌停的记录。当时,央行假手中资行向市场注入美元流动性,扭转跌停格局。(这个期间华海股价大幅度下跌)
至2011年底,一年半的时间,汇价6.37,年多时间约升值6.7%。
12年4月将波幅从0.5%扩大到1%。
自12年7月26日人民币重拾升势,11月以来人民币连续触及涨停,并持续逾一个月。(这个期间华海股价还是大幅度下跌,:(人民币跌也是跌,涨也是跌,看来人民币解释不通啊)
12月5日后国有大行出手购汇以平衡市场,而从12月12日开始,此后连续数日未触及人民币波幅区间上限,打破了10月底以来即期汇市接连陷入涨停的局面。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已累计上升约2.6%,尤其是9月以来至今,已升值了约2%。
到目前汇价6.23,12年内约升值了2%。
于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这和2011年的提法相同。
市场预测2013年人民币日内波幅将在目前±1%的基础上扩大至±2%。人民币兑美元会维持小幅升值格局,同时波动幅度会加大,不过考虑到购买力下降等因素,总的来看,人民币兑美元将呈明升暗贬的态势。远汇价格可能会越来越偏离现汇走势,现汇的波动性也将加大。德意志银行认为,2013年中国国内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会有2%~3%的升幅。
人民币逐步接近均衡是确定的,升值幅度会越来越小直至稳定在一个窄幅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