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东临新区人物】耿介之人游东升
(2022-10-11 10:46:11)
标签:
抚州东临新区人物万安飞 |
游东升(?-1658),字日生。抚州市东临新区湖南乡人。明末清初古文家、诗人。
他自小博极群书,尤长于经世之学。其性耿介,特别好赴人缓急,人称之“有古侠士之风”。乡里有人为仇家诬陷,逮于狱中,其家准备鬻妻以贿赂当事者,游东升与此人虽非亲非故,出于义愤,挺身为之白其事。事了之后,里人引妻并携礼来谢,游东升却拒不见。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清王朝开国之初,由于天下刚定,法令不全,夫马之扰,衙蠹之害甚巨,百姓几乎无法忍受,不少人被迫逃亡。为了使地方安宁,使人民减轻痛苦,他多次条陈上于当事,因言之成理,多见施行。又请将粮税由民解改为官解,老百姓从而减轻了输送之劳,世受其益。
顺治四年(1647),临川受了特大旱灾,地主豪绅不但不放粮,反而乘机返籴,使米价腾贵,穷苦百姓因无钱购买,饿死枕藉,游东升一面呼吁官府出面阻止豪民返籴,一面想方设法筹措粮食以赈饥者,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情况才有了好转,救活了不少人命,百姓对他深为感戴。
顺治十五年(2658)进士及第。初,闱中得其牍,拟定为第一,后复查,发现游东升的第一篇文章讹录了几个字,结果被抑为第八。他在京中正准备任职,突然从家乡传来了老母去世的消息,于是日夜兼程赶回,沿途劳顿不堪,到家后又操持母亲丧事,劳累加悲伤,从此一病不起,不久去世。
游东升年青时即有文名,《江右古文选》的编者称赞他的古文“心思到处,皆有烟云缭绕笔端”,“清壮之音如孤鸿叫月”。邑令胡亦堂曾编选《临川文献》集十五家,游东升列名其中,能与王安石这样的一类作家并列,也可见其水平不同一般。
他的诗多为山水纪游之作,但内容并非泛泛写景,他的诗几乎每首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对下层人民的关怀之情。他对家乡山水情有独钟,曾作《灵谷峰九咏》。如《石门关》:
仙圣宏通何所束,无门无房往来独。山骨嶙峋自成幅,世人强自灵关跼。百二重险几经过,此阈未许获猿蹴。云度月移不验繻,柝声时听风刮木。安得全葺汉时关,金戈铁马息阖寰,暴客不烦夜警奸。
作者从瀑布泉的激越的泉声中,不禁想起千家万户缝制棉衣的“捣砧声”,瀑布泉不就是一匹白绢吗?“织女银汉梭不释,鲛绢织就千万尺”,“冰蚕吐茧冻凌澌,火云烘之转鲜白”。他多么渴望把这匹织女织成的大布,缝制成衣服去“覆露苍赤无穷期”。这种每时每刻想到黎庶疾苦的感情,几乎在他的每一篇诗中都有所流露。又如《南北井》:
南衙北衙水火别,灵峰井井相对列。丹灶坎离婴姹结,玉浆银乳并莹彻。沐日浴月两溶溶,绀元互映寒枝雪。其中一咏若为通,陆贾交灌联平勃。安得溥汲清冷渊,急沃生民焦与炼。鼓腹还庚凿井篇。
他就想用这清凉的井水,去“急沃生民焦与蝉”。另外如“吉凶同患赐民康。与石为盟志莫忘。”(《退心石》)、“弈学繇来通治国,辅卫车骑两不忒”(《棋枰石》)、“安得佩之游太清,骑风驭气达帝廷,遥令六指向文明”(《文印峰》)等诗句中,都贯穿了“锡民康”的内容。在封建社会,游东升作为一个文人,不仅用行动尽可能减轻人民的痛苦,而且在自己的诗作中,也全力呼吁,希望人民能过上安乐的生活,不容置疑,这些作品是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
游东升的著述很丰富,有《绿映楼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