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内蒙乌兰察布、辽宁葫芦岛、宁夏吴忠、四川绵阳、湖南五省区的兄弟姐妹在泰山天街.西神门前留影(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玉.皇庙”“泰山极顶石1545米”(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玉.皇庙”“泰山极顶石1545米”(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玉.皇顶1545米”(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天街”与“西神门”之间的蓬元牌坊留影(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极顶“玉.皇庙”西北侧的“古登封台”(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天街”(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唐摩崖.大观峰”(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玉.皇庙”“泰山极顶1545米”(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玉.皇庙”门额牌匾(2025.03.30)
【山东:泰安.泰山】东脚印记(340)“风韵齐鲁
魅力山东”(双飞)十一城全景大环游(十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
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旅游景区”--泰山...
铭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泰山很遗憾”。2025年3月30日,今天是我们“风韵齐鲁 魅力山东(双飞)十一城全景大环游”的最后一天。今天的景点也是这次游程中最后一个压.轴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旅游景区”,是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气势雄
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的--泰山。泰山是
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是天然的艺术与历史博物馆,
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泰山上存有许多自然景
观和人文景观。据中.国古代各朝代文献记载,此山经常是皇.帝设坛祭
祀祈求国泰民安和举行封.禅大典之地。第一个在此举行大规模封.禅仪
式的是秦.始皇,汉武.帝八次泰山封.禅,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求长寿保平安,也可能收到了东岳泰山真形图的启示。因为泰山“主于世.界人.
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主贵.贱之分长短之事也。”在泰山封.禅
祭祀被人认为是天.神必将赐予吉祥的符瑞”。这次我也是冲着“泰山、崂山、孔府和趵突泉”等景点再游山东的(因山东的青岛、乳山、
威海、烟台、蓬莱等地我们2017年9月已游历了6天,所以这次基本算是故地重游)...
东岳泰山即泰山(中.国著.名景点,东岳,山东中部山岳)。 泰山(Mount
Tai),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是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
济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其南麓始于泰安城,北麓止于济南市,
方圆426平方公里,矗立在鲁中群山间。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
米泰山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又是天然的艺术与历
史博物馆。泰山约形成于3000万年前新生代中期。泰山区域地层古老,
主要由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及各种片麻岩等几种古老岩石构成,距今约
24-25亿年,属于太古代岩类。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
称誉。泰山上存有许多人文景观。据中.国古代各朝.代文献记载,此山
经常是皇.帝设坛祭祀祈求国泰民安和举行封.禅大典之地。第一个在举
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在泰山封.禅祭祀被人认为是天.神必
将赐予吉祥的符瑞”,这便形成泰山大典的历代传统。
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
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
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
然文化遗产名录。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 中华国山
世界泰山,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因其气势之磅礴为五岳之首,故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显示出这一带早期的人类活动。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也反映出早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动状况。战.国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进入秦汉之后,泰山逐渐成为政.权的象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泰山石刻——五岳独尊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
泰山后山--姊妹松(5元人民币图案)。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43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泰安市泰山石刻(25张)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古遗址42处,古墓葬13处,古建筑58处,历代刻石2500余处,石窟造像14处,近现代文物12处,文物藏品万余件。其中城子崖遗址、现存最早的石塔-四门塔、大汶口遗址、灵岩寺、岱庙、千佛崖石窟造像、龙虎塔、九顶塔、冯玉祥墓,唐大观峰石刻,北齐经石峪金刚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泰山日出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看,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好象佛像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所以被称为“佛光”或“宝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每年6~8月份的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的时候。泰山还以石刻众多闻名天下,这些石刻有的是帝.王亲自提写的,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泰山现存有石刻1696处,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既是记载泰山历史的重要资料,又是泰山风景中的精彩去处之一。泰山的风景名胜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历经几千年的保护与建设,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是五岳之首泰山的主峰之巅,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因峰顶有玉.皇殿而得名。
玉.皇顶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玉带”。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景点有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
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
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
“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
“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
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玉.皇顶位于碧霞
祠北,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
玉.皇庙位于玉.皇顶上,古称太清宫、玉.皇。气势雄伟,拔地而起,
有“天下第一山峰”之美誉。供奉的就是乃天地万物的主帝。玉.皇大帝,
掌管三界之主神。现在,玉皇顶已成为登泰山观看日出的绝佳地。
天宫圣境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玉.皇庙位于玉.皇顶上,古称太清宫、玉.皇观。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金带”。
玉.皇顶旧称“太平顶”,也叫做“玉.皇顶”,这里是泰山绝顶,
是历帝.王登高封.禅的地方。玉.皇庙建于泰山的玉.皇顶极顶,为泰
山地势最高的建造物,由山门、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和东西禅房
组成。主殿供奉玉.皇大帝铜像,庙院中央有块极顶石,极顶石上有通
石碑,上刻着“泰山极顶”和“1545米”两行字(实际高度1532.7米,
国家测绘局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公布的数据)。气势雄伟,拔地而
起,有“天下第一山峰”之美誉。
四周围以石栏,是泰山的最高点,石上有南阳王均于1921年题写的
“极顶”二字。西北侧有“古登封台”碑,古代帝.王登山祭天,就在此
处设置祭坛。玉.皇顶傲视群雄,亭立峰巅,极目四望,确有“一览众山
小”之感。
公元前110年3月,汉武.帝来泰山封禅,见到以前的帝.王来泰山都
树碑立传,为自己歌功颂德,他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认为自己
功德盖世,万民俯首非一小小石碑所能言表,再说立碑名功,简直俗而
又俗,便别出心裁,立石于绝顶,以示他因高告高,高上加高,无以言
表的功德。立碑之时,岱顶瑞云飘忽,四面霞光,突然,在地下挖得一
卷金书玉简,只见上面写到:“武.帝刘彻,寿终十八。”武帝看后,心
惊胆颤,恍忽中把它倒读为“八十”,以后果然活到八十岁谢世。【实
际汉武.帝活了70岁,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
此碑高达数丈,上下渐削,石色莹白,虽经百世露浸雨湿而不生苔
藓。据说,每当艳阳普照,石碑便熠熠发光,金光射目,碑中几行篆字,
言武帝功德,远视则有,近视则无,真乃奇绝。
无字碑
玉.皇顶的神秘来源于这山门前的无字碑。无字碑高6米,古朴浑厚,通体无字。关于无字碑究竟为何人所立,又为何而立,直到现在都无人知晓。然而,历史的谜团从来都不乏揣测和争议,无字碑旁的两块碑,则是代表着被认同最多的两种观点。
右侧这块石碑是由明代张铨所立,碑中写道:“莽荡天风万里吹,玉函金简至今疑。袖携五色如椽笔,来补秦王无字碑。”他认为这块碑是秦始.皇所立,碑下藏着秦始.皇封.禅时的玉函金简,所以我张铨就带着如椽巨笔,来补写秦.王的无字碑。同样,乾隆皇.帝也认为这块碑是由秦始.皇所立,他曾作过一首诗:“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意思是说秦始.皇本想灭绝文化而焚书,所以立碑也不愿刻上文字。然而这种说法也有漏洞,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在泰山立的是一块有字的碑,而绝不是我们看到的无字碑。
我们再来看左侧这块石碑。这块石碑是由郭.沫若先生所刻,碑中的后四句是:晨曦光晦若,东壁石巍然,摩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可以看出,郭.沫若先生认为这块碑是汉武.帝所立。若是真的,那么为什么汉武.帝不在石碑上刻字高歌他的文治武功呢?其实,在古代,有这样一个规矩,如果不是开国皇.帝,就没有资格在泰山刻石记号。但是大家想一想,汉武.帝是什么人啊?简贤任能,定国安邦,雄才大略,冠于百王,这样一个有魄力、有雄心的帝.王会甘心就此留下一生的遗憾吗?这个问题,只能留给大家细细寻味了。
无字碑的来历扑朔迷离,甚至有人说,这块碑的石料也不是取自泰山,而且据说在阳光的照耀下,石碑会熠熠发光,远看会出现几行篆字。无字碑的前世今生,我想只有这巍峨的泰山知道了。其实我觉得,如果谜题解不开,不如就让它永远留着。泰山本就充满着古老与神秘,似是非是,半遮半掩,未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
无字碑头镌满字,谁人能识古坤元。无字碑因立在玉.皇顶上备受瞩目,玉皇顶也因为无字碑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来自内蒙乌兰察布、辽宁葫芦岛、宁夏吴忠、四川绵阳、湖南五省区的兄弟姐妹在泰山天街.西神门前留影(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西神门”(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十八盘”到“南天门”(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碧霞祠”(2025.03.3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玉.皇顶《玉皇庙》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2025.03.30)
玉.皇顶“无字碑”:无字碑因立在玉皇顶上备受瞩目,玉.皇顶也因为无字碑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2025.03.30)
玉.皇顶“无字碑”:无字碑因立在玉.皇顶上备受瞩目,玉皇顶也因为无字碑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景区大门口(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景区大门口(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远观泰山景区及十八盘登山道(2025.03.30)
“中.国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泰山“五岳真形之图”碑(2025.03.30)
姊妹松(2025.03.30)

返程:山东首府--济南机场(2025.03.31)
撰于绵:2025.05.19
修改:2025.05.28 山江虹悦.临江楼 兰馨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