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广胜寺】东脚印记(311)山西双动全境游(十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璀璨夺目的飞

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情感 |
分类: 大漠走天涯 |
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璀璨夺目飞虹宝塔、举世无双《赵城金藏》和著名国宝--元代戏剧壁画等珍贵文化遗产而蜚声中外”(元朝修建、86版西游记唐僧丢失袈裟、扫塔的寺庙、每片塔片都有工匠名的古塔)--广胜寺“水神庙”
璀璨夺目飞虹宝塔、举世无双《赵城金藏》和著名国宝--元代戏剧壁画等珍贵文化遗产而蜚声中外”(元朝修建、86版西游记唐僧丢失袈裟、扫塔的寺庙、每片塔片都有工匠名的古塔)--广胜寺堪称国宝的“飞虹琉璃塔”三绝之一
广胜寺“水神庙”中《明应王殿》内近200平方米的元代国宝级壁画1998年编入“中国历史教科书”此为广胜寺“三绝一奇”中的三绝之一

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璀璨夺目飞虹宝塔、举世无双《赵城金藏》和著名国宝--元代戏剧壁画等珍贵文化遗产而蜚声中外”(元朝修建、86版西游记唐僧丢失袈裟、扫塔的寺庙、每片塔片都有工匠名的古塔)--广胜寺“飞虹琉璃塔”
大雄宝殿正殿上方的匾额是 1713年雍正还未登基,还是“亲王雍正”时题写的匾额,雍正皇帝一生留下的字画很少,因为他在位只有十三年,登基前所写的匾额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这块匾被称为广胜寺的无价之宝
【山西:洪洞.广胜寺】东脚印记(311)山西双动全境游(十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璀璨夺目的飞虹宝塔,举世无双的《赵城金藏》和著名的国宝——元代戏剧壁画等珍贵文化遗产而蜚声中外”--广胜寺...
【广胜寺】上寺飞虹琉璃塔、原藏于上寺弥陀殿中的佛学孤本《赵城金藏》与海神庙明应王殿元代戏曲壁画构成‘三绝’,与上寺大雄宝殿前的左右对称旋柏奇特现象(左棵向左旋,右棵向右旋长),合为寺院‘三绝一奇’,而其尚存的元代结构佛殿,金代所塑佛像及彩绘,也堪称传世经典。
广胜下寺,在霍泉之滨,与山巅的上寺遥遥相对。由上寺俯瞰下寺,仿佛是烟波浩淼之中,飘浮着一段五彩的锦缎;由下寺仰望上寺,却又像云霞之中,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如果说上寺以雕塑见长的话,那么下寺却是以色彩富丽的壁画,独擅胜场。明应王殿,可以说是一座展览元代绘画艺术的殿堂。据考证,绘制时期,当在元朝延佑六年(1319年),到泰定元年(1324年)之间,前后花了5年时间。在这里,无名的绘画大师们,用自己的彩笔,把元代的社会生活、人情风物,生动地描绘下来,竟是那样地真实、动人!明应王殿中的元代壁画,堪称是广胜寺下寺中的艺术王冠,而王冠上的明珠,就非南壁东侧墙上的戏剧画莫属了。
《赵城金藏》:全国的佛教寺院成千上万,为何山西洪洞广胜寺却著称全国,闻名世界?其原因在于这座佛寺早在八百多年前即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就供养有一部《金代大藏经》简称《金藏》,因广胜寺原属赵城县,故定名《赵城金藏》。1933年,高僧范成和尚到广胜寺,在藏经柜中发现了这部尘封了几百年的金代大藏经,但此时的《赵城金藏》只剩下5000多卷,尽管如此,依旧引起世界轰动。1942年,广胜寺爱国僧人与八路军共同谱写了一曲保护《赵城金藏》可歌可泣的壮歌,在日本人的重重包围下,将《赵城金藏》护送至解放区(即:1942年4月25日,太岳区及洪赵地方党政军配合将《赵城金藏》全部4000余卷运到根据地,避免了日寇对祖国珍贵文物的抢掠)。1983年,洪洞南山冯国璋捐献二卷赵城金藏。1985年5月,中华大藏经编辑局派童玮教授专程从北京将第一册《中华大藏经》赠给广胜寺供奉。《赵城金藏》即现在《中华大藏经》之底本,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
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也叫正殿。殿中主佛是佛祖释迦牟尼,两边是他的弟子以及各路菩萨。在殿正中的上方有一块匾,匾额上有四个大字“光辉万古”,下面的落款是“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敬书”,时间是“癸已菊月”就是1713年康熙52年,当时雍正还未登基,所以称“亲王雍正”,与康熙乾隆相比,雍正一生留下的字画很少,因为他在位只有十三年,登基前所写的匾额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这块匾被称为广胜寺的无价之宝。

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璀璨夺目飞虹宝塔、举世无双《赵城金藏》和著名国宝--元代戏剧壁画等珍贵文化遗产而蜚声中外”(元朝修建、86版西游记唐僧丢失袈裟、扫塔的寺庙、每片塔片都有工匠名的古塔)--广胜寺“水神庙”

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璀璨夺目飞虹宝塔、举世无双《赵城金藏》和著名国宝--元代戏剧壁画等珍贵文化遗产而蜚声中外”(元朝修建、86版西游记唐僧丢失袈裟、扫塔的寺庙、每片塔片都有工匠名的古塔)--广胜寺“前佛殿”
广胜寺“水神庙”中《明应王殿》内近200平方米的壁画1998年编入“中国历史教科书”此为广胜寺“三绝一奇”中的三绝之一


撰于绵: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