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简单说一下。《千与千寻》并不仅仅是一位少女跟随父母闯入异乡的奇异梦幻,还代表了一代日本长辈嘱托年轻人的警示之梦。 它好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个童话故事里折射出的是对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反思,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可以在这个故事里读出自己的理解。
http://pic4.zhimg.com/550bafd7caadb5747c19a392a7dfe62e_b.jpg整个电影主要要表达的我理解为:勿忘初心。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社会的整个产业发展壮大,人却永久性的失落了。”我认为这是现代化最大的危机: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机器日益成熟运转之际,我们作为个体的人却有沦为这部机器的螺丝钉的危险,而使得自己作为“人”而拥有的特质被遗忘和忽视。整个故事可以说是对将要进入成人社会的年轻人的警示:你要成为社会里有用的一员,同时你不要迷失了自己!
千寻可以说代表着所有刚要踏入社会的年轻人:1,要承受不知何去何从的惶惑感,笨手笨脚地试着进入社会这个大机器成为有用的一员;(在电影里,不愿工作、好吃懒做的人变成待宰牲畜或煤灰)2,面对名利、物质等等诱惑。(千寻的父母身上即可见日本经济虚假繁荣时代的社会风气)
汤婆婆剥夺人的名字,并且支配人的含意就在于:名字是自我的契约。当人与社会之规则立约,常常忽略了与自我的契约而丧失自我。细节:千寻在汤婆婆那里签约的时候,本来签是自己的本名荻野千寻,而后被汤婆婆改为“千”;白龙嘱咐千寻: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白龙在千寻的帮助下想起了自己的真名,从而又重新蜕变成了自己。
http://pic4.zhimg.com/a724e976807ad40835ff53f5725492ee_b.jpg千寻刚进来的那个时候,懦弱胆小(进山洞抓住妈妈的手不肯放),娇惯任性(躺在车里说自己不愿意去新学校),那个时候千寻还是一副小孩子的摸样,没担当没责任感。但是在这个世界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千寻,她变得坚强勇敢(敢于和汤婆婆讲理,独自找钱婆婆),体贴无私(帮助河神,拯救白龙)。到最后,千寻不仅成为了汤屋的楷模(成为有用的人),同时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也始终保持了真正的自己,所以她不仅救出了爸爸妈妈,也解救了无脸男、小白等人。
与千寻成为参照的,则是一个大家都很热衷于讨论的无脸男。
http://pic1.zhimg.com/1b6ec2c795442a7ff805d0d826ba2fec_b.jpg无脸男是一个有着残缺的孩子的心理,孤独、被人冷落,当强制改变自己成为周围人愿意接受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更加的孤独、空虚,然后被各种欲望占据,只有吞下河伯的丸子,吐出所有的欲望回归到最初的单纯时,才是真正的自己。
他与千寻形成对照的主要是这么几点:1,在千寻以一个小工的角色勇敢融入汤屋的时候,无脸男迟迟徘徊在堂屋之外。2,在无脸男发现大家喜爱金子的时候,他学会了巧妙地利用人们的贪婪来填补自己的空虚的满足感——对于这个社会的种种规则,千寻的态度则是冷静的面对,不为所动。无脸男不愿再承受自己的空虚孤独,于是迫不及待的将各种食物甚至人吞下去,形成一个虚假的庞大的假“自我”:应该说,这是对于现代人的更加真实的写照。
http://pic4.zhimg.com/d0f67794ab44eb5e226b5384841632d3_b.jpg同样可以作为对照的还有小白先生。小白先生也就是赈早见琥珀川,从他一开始放弃了自己的名字,跟汤婆婆学习魔法的时候,理想和欲望模糊了界限,到最后决心重拾自己的名字,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回归平凡的生活,这是每个人各自需要完成的业力。
整个故事的背景也是有很明晰的提示的,即是在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结合背景来说,这也是对于一个时代的反思。经历过泡沫经济的那一代日本人将会在这一幕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社会的迷失、贪婪与疯狂,人性的负面。宫崎骏先生主动从历史中抽出,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隐喻在童话中展现给年轻人,期望不要再下犯同样的错误。这是最真诚的自省。是民族自强关键因素之一。
而在整个大主旨之下,还是一些其他的脉络,单独拿出来讨论也很有意思的。
比如环保主题:那个被人类污染到面目全非的河神爷爷。河神受难形象的出场,保留了宫崎骏对于自然环境及生态平衡的一贯关注和人性感召。http://pic1.zhimg.com/43642f62b7b10f3065c96b842a59e2fd_b.jpg说到河神爷爷,他在临走的时候送给千寻的丸子可以说贯穿了电影的主线。河神的丸子,功能即是清洗,清洗出琥珀主的诅咒、以及无脸男吃掉的那些利欲燻心的人和污秽。
再比如……减肥的主题:
http://pic3.zhimg.com/55089c6ad31c9d6646353e019082db80_b.jpg这句真的很励志有没有……
然后分享一下我对于这部电影里面印象非常深刻的几个小细节:
千寻那一段车上的旅程,音乐非常棒,看了这一段总是会感到异常的安静。感谢久石让。
http://pic2.zhimg.com/9fb90b702540681f7ef3cf5963206053_b.jpg青少年时期对下午阳光投在地上的影子带来的时间流逝的巨大的恐慌感;(宫崎骏伟大的地方不仅是你可以得到启发,还在于你可以在他这儿看到自己)
http://pic2.zhimg.com/d63694b225f88034431e7663cc691d43_b.jpg最后两枚彩蛋。
http://pic1.zhimg.com/77c22821b17cedeb8cea8603e48754c4_b.jpg经历过的事情是不会忘记的,只是记不起来而已。
http://pic4.zhimg.com/599f14a68d3377d24f3d6d07f92d2646_b.jpg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一代宗师的词儿,用在这里真是合适)
于明明
看到这个问题也忍不住要答一答。并不多谈这部影片谈的主旨什么的,这个网上的说法研究,包括大家说的都很好了。大师的每一笔每一划都不是白给的,里面有很多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这儿主要从日本文化角度谈一下看《千与千寻》时联想到的日本文化因素及涵义。
有知友提到这些说法是不是动画想要表达的原旨,很遗憾不是的,官方并没有给过这样解读,这儿的回答多数都是一家之谈,个人的看法和研究,不过并不是不负责任的跑火车,也是有一定的根据的。答案并不敢说客观,有很多和别人的研究的大众的观点一样的,比如神仙的来源等等,相信说的对和不对的都有很多,就写在知乎上和大家交流交流。
1. 电影的开篇说明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都市中间层崛起后,千寻一家:爸爸妈妈和一个孩子,有车,有房,爸爸是白领,三人形成的典型的核家族。
2. 鸟居。神社门口都有鸟居,但是都是位于正中央的。这儿用神社不寻常的鸟居的位置来暗示进入另一个世界。
http://pic2.zhimg.com/f1c554eb8889ae404b34107e0d5811a3_b.jpg
3. 这个两面神的形象,是保护神的形象。能想到两处可能是借鉴之处。一个是日本的日本书纪的「両面宿儺」,一个是罗马神话中的守门神Janus。
http://pic1.zhimg.com/455d7b074fc5e70c9c60d4323fc7702a_b.jpg
4. 看这儿的建筑风格,里面是欧洲风格,而外面是正常的日本世界,有种奇怪诡异的感觉。
http://pic4.zhimg.com/6e899c52fd346a8921e7804913218bea_b.jpg
5. 风。日本人认为风中也是有神的,風の神様。
http://pic2.zhimg.com/f97fa71f8273f9beb9aedcfa9f0dc232_b.jpg
6. 走进去的商业街的场景是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昭和30年年代的商业街,这种场景让现在的日本人看起来会很怀念。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部分品牌都是那个时期形成的。
http://pic4.zhimg.com/0bdf0d14322e0419077016b5e39eba04_b.jpg
7. 千的爸妈吃东西的场景其实侧面上包含着一种日本人对中国式料理的理解。
http://pic2.zhimg.com/612d4beeb242b17574a05af4ec9c6c59_b.jpg
与一般的日式料理不同,很多日本人认为中国式料理是吃完了就再给,千寻的爸妈吃了还有,吃了还有,最终吃成了猪。Ps:听一个日本老师讲过一个笑话和这儿的意思暗合:他们几个老师来中国交流,晚上中国老师请客吃饭,上来了一大桌子的菜,然后他们几个人就非常努力的不停在吃,到最后终于要把菜吃光的时候,这时候新的菜就又上来了,他们拼命把新上的菜也吃光的时候,又上来了新的菜。这是他们终于吃不动了,只好跟中国的老师说:菜很好吃,但是实在吃不下了。后来经过聊天才知道,日本人做客的时候不管菜好吃难吃,也会努力把菜吃光以表示礼貌。而中国人却以为菜不够不够吃反而不停的在上菜。
8. 黄昏。在日本有个指代黄昏的词叫做「タソガレ」「誰そ彼」(那是谁?)黄昏是不属于人的时间,迎面走来的可能是人也可能不是人,是看不清楚来人的时间段。「百鬼夜行」也是从此开始。
顺便说一下,在日语中有「八百万神」这么一个词,成千上万的神。日本人认为,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神的附着,下面出来的河神,萝卜神,各位客人都是神了妖了的。
还有个词叫做
付丧神,指器物放置不理100年,吸收天地精华、积聚怨念或感受佛性、灵力而得到灵魂化成妖怪。现今日本传承妖怪中有相当一部份均为付丧神。
随便找张图,这里面有挑担子的,有戴草帽的,有可能就是这些东西化成的神。
http://pic4.zhimg.com/85cf418039cae38ed4e14644239390b4_b.jpg
9. 在日本人的印象中,从水的对面来的是神。
日语中有个词写作「客人」读作「マレビト」。一个意思就是从:从大海彼岸的异乡来访,给人们以祝福后离去的神。
这时响起的音乐也是宴会时用的音乐,用来迎接这些各种各样的神。
同时在琉球还有一种传说:传说在大洋彼岸的海底,每年都会有神仙降临以保五谷。
这些形象和场景都是和日本的文化习俗息息相关的。
http://pic3.zhimg.com/85cf418039cae38ed4e14644239390b4_b.jpg
10. 动画中出现的野生动物,都是神仙的使者。
11. 青蛙的形象。在日本青蛙的是「蛙」和回去的「帰る」同读作「カエル」。也有暗示着回去的意思。
http://pic3.zhimg.com/1bbed4dad030792cd7ec7da035c48619_b.jpg
12. 釜爺:锅炉爷爷,负责烧锅炉的锅炉爷爷控制着澡堂泡澡用的药材和热水。虽然看起来很凶,但是内心善良。这儿和两个形象相呼应,一个是「薬師如来」一个是「千手観音」。
同时,药也在故事中多次出现,锅炉爷爷烧水用药,千从河神那儿得到药又用要来救人,这个烤蝾螈也是药。。。
http://pic2.zhimg.com/e4c00ad896388f213fa491a3a77b2c46_b.jpg
13. 「擬制親族」虽然不是血缘亲,但经过礼仪等仪式具有与实际的亲子,兄弟姐妹一样或更亲密的关系,如乌帽子父母,教父等。这儿锅炉爷爷说千寻是自己的孙女从而使之名正言顺,别人不会有太多的抱怨。
http://pic2.zhimg.com/d5a4abaf38cdfecb732cda02d3ff99c9_b.jpg
14. 这个形象的来源。
http://pic2.zhimg.com/130734fc8b45b7eee6d3ed05db8fc31a_b.jpg
其实来自「なまはげ」,生剥节,是秋田县的民俗,青年头戴鬼面具祭祀。放一张图对比。
http://pic2.zhimg.com/17d6656820fefd702b9992a185fbf9d7_b.jpg
15.「大根」也就是萝卜。是农业的神仙。12-13世纪萝卜在日本出现,刚开始主要是用于药物,贡品等。这儿的这个大萝卜也就是农业之神使得千寻没有暴露保护了她。
http://pic3.zhimg.com/581370d0fc1bc8a45dc0e34d6e1b03ea_b.jpg
16. Great Mother 大母神,代表成为母亲的荣格心理学原型的一种,在神话中以女神,魔女等形象出现,具有养育的一面和包容的一面。
17. 「女中部屋」千寻睡觉的地方。女佣房间的样式。
18. 徒弟制。千和玲之间的关系就是。作为前辈的玲非常重要,成熟女性,异界的先导者的形象。
19. 花园里面的花,仔细观察是四时之花,佛教的极乐世界的形象。
里面有紫阳花(6月),梅(2-3月),夹竹桃(7-8月),山茶花(2月),杜鹃花(5月)等。上两张图。
图。
http://pic3.zhimg.com/3f091e862282b4361ef5bdff3f785ee1_b.jpg
http://pic4.zhimg.com/1d172c19e7a621f3903b7cd21766b329_b.jpg
20. 「御握り」,饭团。关于饭团有种说法就是握饭团会把这个人的能量注入其中,吃了会得到力量。在这儿小白也是将自己的魔法注入,意思契合。
http://pic2.zhimg.com/10602c1261d690ea100155d2c9327a91_b.jpg
21.「腐れ神」也就是零落之神。日本高速经济成长时代(1950s-1973),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环境破坏严重(1960s-1980s),反映人们生活的变化,以及对河流的忘却,连神都零落了。千寻给洗澡的神是河神,这儿出现的是被人们污染的河神,垃圾,自行车等等,看出环境的污染破坏。但是并不是千寻自己把大神给洗干净的,这里有众人的帮助。
http://pic2.zhimg.com/e25a98e800bb6aa45e20732452b0ed63_b.jpg
http://pic1.zhimg.com/8e5c75bd13133452eea1653262a847ec_b.jpg
22. 看这个无面男的形象
首先说无面男现在的是一种鬼的形象,是绘画在扇子上的「ふすま絵の鬼」(大津绘)的形式。变成了一种无法满足自身欲望的鬼的形象,这正是日本的歌舞伎,神乐等一直的主题。
第二,现在的无面男是虫子的形象。看过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同学们都知道,虫子的形象。这里宫崎骏也是与之暗合的。
http://pic2.zhimg.com/ce69288e8e9f399780972517a6a71700_b.jpg
23.这儿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对松本零士 「银河铁道999」和宮沢賢治的童话「銀河鉄道の夜」的献礼。
看这个检票员。
http://pic1.zhimg.com/4dce24da79fea8496ce3ea26f76bcd02_b.jpg再看「银河铁道999」中的检票员。
http://pic3.zhimg.com/5cf8d6bef543fe73b24f2cbfa2d81cec_b.jpg
大家看一下,两个检票员都是:中年男性,胖,白手套,蓝制服,看不见脸。十分有意思。
再看从电车下去的人,都像影子一样的乘客。http://pic1.zhimg.com/520ba16ce5a8e7e2d9edc8f7e51bfc6c_b.jpg
又和宮沢賢治的童话「銀河鉄道の夜」中暗合。
这儿既涉及了「銀河鉄道999」又有「銀河鉄道の夜」,是很复杂的层的叠加。
24.无面男的黄金是假的,有暗示市场失败的意思。泡沫经济(1988-1991),经济的崩坏。
http://pic1.zhimg.com/f73e4088dabe35516e3fba45024bc893_b.jpg
============================补充部分===================================
25.千寻与父母刚走进商业街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眼睛的画面。
http://pic2.zhimg.com/9e721538a62d8bac57723098c173ceb1_b.jpg再看一下这个图片
http://pic2.zhimg.com/7e7daf3cafe1b0bb1b43ec55c46a9bff_b.jpg
下面这幅图来源于つげ義春的「ねじ式」,引用下豆瓣的介绍。【作者】つげ义春
柘植义春原本有份为平价图书市场画插画的安稳工作,因为这种行业的消失而落入失业大军,而柘植义春与主流审美相左的画又无法被漫画市场接受,在处于人生低落处境时,柘植义春在公寓的屋顶上打盹做了个梦,这个梦后来就成了《ねじ式》的蓝本,结果1968年,作品一经出版就掀起了一阵热潮,离奇的故事加上意味深长的意象,给《ねじ式》酝酿了一种浓浓的绝望与疯狂情绪,这个故事中不少细枝末节也成了他往后许多重要短篇的灵感来源。
眼睛的是日语说法是「目」读作「め」,而「夢」读作「ゆめ」,联系到柘植义春的梦的故事以及看板的相似度,可以怀疑大师是用这儿的眼睛的招牌来指代这就像一个梦境。
26.爬坡,桥。
http://pic1.zhimg.com/7595caa93c4a013a496364a00866c5eb_b.jpg
http://pic2.zhimg.com/c61556fe62492864703d8c7a35cca88e_b.jpg
日语中坡是「坂」读作「さか」,还有一个词是「逆さ」「さかさ」英语可以写作reverse,意思是
逆,倒,颠倒。二者是存在联系的。这儿爬坡, 也许就是说明这上面是一种逆向的世界,不是千寻的世界,也就是说是不是人类的世界。
而桥呢,桥的发音和桥的两端的的发音是一样的。用桥将这两部分两部分联系起来,在这儿千寻也第一次见到了不是同类的小白。
27.春日神
http://pic4.zhimg.com/dddd641e32fb3b398703047c258adb3f_b.jpg放两张现实的图。
http://pic3.zhimg.com/fe864dd03cd7825a79f07bee901373b4_b.jpg
28.人头是「牛鬼」的形象。
http://pic3.zhimg.com/3616e48c904416f7d5024eba9f943934_b.jpg
http://pic4.zhimg.com/420184c0de7c21032156ada837f4234f_b.jpg
但是在这儿只有男人的头,有「去勢」即阉割,削弱气势的意思,用来象征汤婆婆的力量。
有知友提到了千与千寻与台湾九份的关系,没有怎么研究过,但是今天刚看了下日本维基百科,上面说宫崎骏本人否定了千与千寻是取材于九份的说法。
附一下链接。
Wikipedia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9BnbkRzOg
因时间问题,暂时更新这些。
写的还是太乱了,抱歉。原来几乎没怎么看过国内网上的资料,现在看看发现光论文都好多,再附一个中文千与千寻的链接,里面有些简单的总结分类也挺好。什么时候有空更详细分类总结下,大家先凑合看。
http://zh.wikipedia.org/wiki/千与千寻
Rincolor
吃霸王餐会变猪。
不要脸的很强大。
身体太胖飞不动。
帅哥都是真命龙。
不要吃太多哟,会被杀掉的。
http://ww3/large/844f612dgw1ep3erkckpvj20go09dabw.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