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腐的来历----易县采风民间故事之二

(2018-02-25 21:30:56)
标签:

豆腐的来历-

易县采风民间故事之二

杂谈

分类: 九龙山小茶馆

豆腐的来历

           搜集整理 

豆腐,是一种十分古的食品。一般认为,豆腐业尊西汉时的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为祖师。这一次,跟随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的朋友们来到易县中独乐村采风,颠覆了这一说法,独乐村的乡亲们说,豆腐是孙膑发明的,用的是太行山的黄豆,使的山上的泉水,原来,豆腐的故乡就在漕河河滨的独乐村。而且,一下子将豆腐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相传,那还是孙膑跟鬼谷子学艺时。那时弟子除跟老师学艺外,还要常伴左右料理老师平日的生活----铺炕叠被,清洗庭扫,择菜做饭,若老师病了,还要熬汤煎药,小心侍候……这么说吧,家里的一五等项都由徒弟包了。孙膑学习十分刻苦而且会学,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要不怎么后来自成一家呢。而让人们特别钦佩的是孙膑十分孝敬勤快。

一天,鬼谷子病了。虽说鬼谷子精通医道,可医家说医不自医,孙膑还是请来先生给老师诊治。鬼谷子吃了药之后,病情好转,可就是不思饮食。孙膑调着花样给老师做饭吃,可老师就是吃不下去。孙膑心里着急呀,病人不吃饭,要想痊愈得多难呢?做点什么才能让老师吃饭呢?孙膑左思右想,没有了主意。忽然,看见墙角儿的一包黄豆,是平时在课余在山坡上,地坎子边上种的。“要是把黄豆磨磨喽,掺上水熬汤给老师喝,是不是可以增加点食欲?对,试试。”于是,孙膑从驴棚里牵出了驴,给驴套上磨,开始磨黄豆。孙膑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黄豆加水的汤汁,双手端到老师面前。躺在炕头的鬼谷子闻到了黄豆的请香味,立刻就睁开了眼睛,孙膑趁热儿一勺一勺地喂给了老师。喝了有大半碗,顿时,鬼谷子身上觉得微微发热,脑袋上还冒了不少小汗珠儿,浑身显得轻松了不少。鬼谷子挺高兴,就问孙膑:“你刚才给我喝的什么呀?”孙膑随口答道:“豆浆。”从那以后,中国人有了一个新饮品----豆浆。

从那以后,鬼谷子就时不常的让孙膑熬豆浆喝。这一天,孙膑又奉师命做豆浆,牵驴,套磨,磨黄豆,然后熬豆浆。正在豆浆熬得快成了的时候,正好碰翻了锅台上的一个盛盐的碗,虽说盐不多,可还是撒到豆浆锅里。孙膑当时就想,坏了,这豆浆没法喝了,赶紧拿一根棍子搅和,搅和着,搅和着,不多时,那盐不见了,液体的豆浆却变成了一摊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孙膑尝了尝,觉得味道还不错。赶紧盛了一碗给老师送去。鬼谷子一吃,果然是美味,神奇。歪过头来问“什么做的?”孙膑一五一十讲了经过,鬼谷子一拍大腿,“你这是化腐成奇呀!”从此,这东西就叫豆腐了。再往后,孙膑不断完善工艺,加上了过滤,压包,把盐改了盐卤等等,豆腐更好吃了。鬼谷子和众弟子都喜欢吃豆腐了,时不时的让孙膑给大家做着吃。每逢吃豆腐,谷老师是边吃边夸奖孙膑,这引起了孙膑的师兄弟庞涓的嫉妒。有一天,孙膑正在做豆腐,就在熬浆时,很少下厨房的庞涓来了,说是给师兄弟帮帮忙。这时,浆熬好了,孙膑还没来得及点卤,庞涓冒坏,把随身带的一小包石膏撒进了锅里。庞涓本想让孙膑这锅豆腐做不行,没承想,撒进石膏的豆浆也成了豆腐。老百姓公正,虽然庞涓口碑不怎么样,但过去的豆腐业尊孙膑为祖师爷,尊庞涓为保护神。

后来,孙膑在独乐村修炼时把做豆腐的手艺教会了当地人,点卤点石膏的方法都教了,慢慢地传遍了全国。至今,独乐村的豆腐依然好,据说前些年卖豆腐用秤勺子勺着卖呢。这次到独乐村采风,每逢用餐,主人必上豆腐----豆腐丝、豆腐干、炖豆腐、炸豆腐……确实美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