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月初一,鬼穿衣

(2012-11-05 15:27:44)
标签:

寒衣

鬼节

分类: 故乡札记

十月初一,鬼穿衣

 场早来的大雪,天气变泠。人们要换冬装了。但活着的人也惦记着已经故去的亲人们。再过几天,就到夏历十月了。民谚说十月初一,鬼穿衣。再过几天,就到夏历十月了。十月初一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焚烧用五彩纸剪的衣服,是给亡人送寒衣的日子。乞盼远在天国的亲人一冬温暖。送寒衣源于何时,我不知道。有人说,送寒衣之风俗源于孟姜女给丈夫范喜良送寒衣的传说。也有人说是源于佛教。我不知那个准确。但每逢这一天烧纸祭奠,反应了我们民族尊崇孝道是确实的。

清明、中元、十月初一被称为三大鬼节。清明寒食,上坟祭祖,汉族地区都差不多。但据我知,略有不同。仅北京周边就有差异。门头沟区境内,大台,斋堂两沟,中元节也上坟地祭租,到了蔚县一带,大年初一要上坟祭祖。这些地方,一年上两次坟。与沟外不同。昔日,姑奶奶有所谓在家不叩头,出阁不上坟的说法。即过年时,孩子们要向老人叩头拜年,但那是男孩的事,女孩则不叩头。出阁的姑奶奶也不回娘家上坟。姑奶奶到娘家坟地,只有在娘家有丧事的时候才被允许。当然这是老话,不可与今日同语。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了,这些讲究过时了。

唯有送寒衣,各地略同。

我儿时,每逢十月初一前,妈妈都让我到铺子买上红黄纷绿蓝等彩纸。奶奶和妈妈把它们剪成衣衫模样,就是亡灵们的冬装了。裁剪完毕,连剪下的纸一起包好。奶奶说,这是布头。不然穿坏了,在那边找块补丁不易。爸爸会端着一杯清水(爸爸告诉我这叫清茶)带着我去烧寒衣了。在家门口的街上,划一个圈,朝祖坟的方向不封口。先在圈外烧几张,说是打发外鬼。再在圈内烧,送给亲人。烧完之后,敬上清茶,茶杯扣在窗台上。仪式完毕。尽管简单,却是老百姓祭奠祖先,怀念亲人的最为纯朴的方式。

现在不同了。阳间进步了。现在自剪的寒衣少了,买的多,还絮上了棉花。天堂还有了银行,前几年还是十元百元的,现在已是万元票面的。那边也通货膨涨了?还有烧纸汽车纸别墅的。更有怕老人寂寞,糊个小蜜给送去,变味了!荒唐!

     是社会进步了,还是我脑袋出了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煤窑的三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