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龙灌渠惠桑梓 故乡的河之四

标签:
王德榜灌渠官厅水库 |
分类: 故乡札记 |
http://s15/middle/84476e3ftc6d2d99e365c&690
从双峪环岛往西,过了洋窑沟再往西约百米是城龙灌渠。城龙灌渠北起三家店水闸,南至卧龙岗。全长十余公里。引永定河水灌溉了门头沟仅有的百分之一点五的平原的大部。
城龙灌渠是条人工河。是水利工程。是左宗棠部将王德榜率将士于同光年间挖建的。左宗棠治疆时修水利,重农桑。新疆有左公柳。深受长官熏陶的部将王德榜。在驻守京畿时开挖了城龙灌渠。灌渠流径城子、大峪、外十三直到卧龙岗。修s1线拆迁以前,外十三村中有一个王村,村民多是王将军的后裔。城龙灌渠从永定河的出山口三家店南行,弯曲萎婉。沿途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村中人管它叫大沟。昔时是门头沟平原地区农田浇灌的主要水源。合作化以前,这里以大田作物为主。因为有水浇,种植的小麦亩产有四五百斤呢。大峪的高产稳产的良田也在其中。记得儿时,我家有四亩水地,交公粮时,父亲会扛上一大布袋交到小学校。学校的一间教室堆满了黄澄澄的麦粒。家母经常夸我们家的四亩地是面笸箩。这四亩水地是我爷爷年轻时淤的。1950年,彭真市长,吴晗、张友渔副市长签发了土地证。算是确权吧。1954年入社了。现在盖成楼房了。
灌渠流经的下八石,有一大片杏园。种的是龙泉白。听老人说树码子来自龙泉务,儿时到队里去劳动,杏熟的时候,队长会让摘一筐让大伙儿吃。肉厚汁足果香。再往南走是一大片梨树,鸭梨,个大皮薄汁足。至今,370路汽车双峪环岛西站南边,还有一片楼房称为梨园,即源于此。还有不少核桃,李子,岗桃,葡萄……灌渠在跨洋窑沟时有一渡槽,上边覆以木板作桥,两边是竹子的栏杆。不会游泳的孩子们,脱光了衣服,双手抱腿,让河水把自己从渡槽的这一端冲到另一端,孩子们管这叫坛子凫。大峪不少顽童,嬉水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灌渠所浇灌的田地都能实现自流。因此,我在1965年外出读书前没见过水车,水泵。灌渠每隔一段,就有石凿的或石砌的河板槽,浇地的时候用木板挡住水流,河水就乘乘地流入夹渠沟浇地。不用了,就把木板撤掉。在我们这儿叫拉沟。插板时叫栅沟。有了灌渠后,用水要付费,以地亩计,很低廉。1930年代,京西首富刘鸿瑞曾与王氏后人组建公司,对灌渠进行整修。毕竞刘氏的土地多。合作化以后,该那个队浇地,有专门列表安排。不能乱来。还有一位于姓老伯专事巡沟。所谓巡沟,就是沿灌渠巡视,发现谁违章用水,他就给拉沟。官厅水库蓄水后,水清了。喝一口,甘咧!上初中时,每逄假期到生产队干活。休息时,吃一口窝头,吃一口地里拔来的小葱,再喝一口灌渠的水,舒坦!
http://s3/middle/84476e3ftc6d2ed56ba8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