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村落6 拉拉湖

标签:
祁氏官厅煤矿拉拉湖官园 |
分类: 九龙山下 |
http://s10/middle/84476e3ftc3ec3486bf04&690
过了天桥浮是孟家胡同。孟家胡同现在可没有一家姓孟。我猜测,可能是最早的居民姓孟或是孟家的土地,我没考证清楚。我和久居此处的老王是朋友,但他也讲不清孟家胡同的来历。再往里是拉拉湖、官厅、官园、匣石窑等自然村。行政村是拉拉湖。是龙泉镇最西边的村落。不通公共汽车。现全村户口在册的仅卅多人,是龙泉镇唯一只设村民小组而不设村委会的行政村。距圈门8里。和龙泉镇大多行政村一样,这里也是工农混居。官厅和匣石窑早在1970年代因饮水缺乏迁村。在官厅村旧址,九龙驾校盖了一座度假村。官厅以东四里孟家胡同西300米处称官园,也仅余一户当年的望族祁氏后人。但祁氏在清末已衰败。老宅已无存。祁氏后人的房子是后建的。为了在拆迁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又在院内盖了不少房。早已搬离官园的人们,也在残垣断壁上盖了房。官厅以东三里孟家胡同西2里的拉拉湖村和官园、孟家胡同的情形差不多。整个院子都封了顶,室内基本上没有采光。进得屋来,漆黑一片,即便在白天也要开灯照明。此乃最棚户区改造域内一景。拉拉湖村,没有一处象模象样的老宅子,唯一可寻的最段益三先生旧宅被水冲之后的基座。从其基座可以想象当年的规模,气派和豪华。益三先生之兄益纯先生,是国子监的监生,正八品顶戴。益三先生投身窑业,是有官僚背景的。坊间流传,当年益三先生问卜,算命先生问益三,求财求人?答曰求财。被告之可有六十年财旺。有人说段家兴旺果在六十年。又嘱其宅须避水。段将其宅建于岭上,结果其宅还是毁于山洪。段氏从此衰落。依笔者见,恐是泥石流。现在其基座上有人又在兴建新房。不中不西,没有风格可言。我倒觉得有煞风景。
拉拉湖的得名,是因南大岭上有一水泉,水量充沛。被为拉拉湖。听老人说,它是立河。后因煤炭开采破坏了水线,现在成涓涓细流了。现在仍有不少人来此汲水,沏茶味道不错,做米饭夏天放两天不馊。前些年,官厅煤矿的工业用水和煤矿生话用水都用此水。现在官厅煤矿的矿口还在。应算拉拉湖地区的工业遗存了。只是缺一块标牌。1970年代,距此北约二里的老虎窑井下失火被迫关闭,在此建官厅矿继续生产。这槽煤热值高而燃点低,是优质无烟煤。自燃的机率很大。老虎窑历史悠久,据说开自清中叶,多次易手至1949年后转为社队企业。至1990年代末关闭。昔日,从圈门至拉拉湖没有公路,官厅矿的煤外运困难。从大峪去官厅矿拉煤,马车要走一天。运价和煤价持平。一般人家是舍不得买官厅的煤。因运价太贵。官厅煤矿的工人们,待遇很低,没有社保。同样是尘肺矿工,国有煤矿的按工伤待遇,官厅矿的每月只有六百元生活费。天壤之别!我爬山时,曾认识一位曾在官厅矿上班而得尘肺的老刘,小我七八岁,但体质极差。又得不到治疗。生活窘迫。听说去年过世了。现在官厅矿的职工宿舍还在,经修缮准备做旅游客房,利用矿礼堂改建的龙浮山庄己开业,山上修了亭阁栈道,是来门头沟旅游的好去处。只是作为村落,已进入拆迁倒计时。
http://s10/middle/84476e3ft79fe07428829&690
http://s7/middle/84476e3ft79fe07ebf876&690
`
http://s2/middle/84476e3ft79fe098d6681&690
http://s8/middle/84476e3ftc3ec638e96a7&690
http://s2/middle/84476e3ftc3ec6849df41&690
http://s14/middle/84476e3ft79fe0befc0a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