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仲然
仲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17
  • 关注人气:6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荆蒿

(2012-05-22 21:09:28)
标签:

荆蒿

九龙山

荆条

杂谈

分类: 九龙山下

http://s6/middle/84476e3ftc09fd85a3fad&690

     九龙山的植被以荆棘为主,漫山遍野。爬山时,要想抄近儿,就得披荆斩棘了。这几年,随着煤矿的关闭,山上的荆棘显得厚实。今儿个说说荆蒿。

荆蒿,多年生马鞭科落叶灌木。有开白花和开蓝花的两种。开白花的极少。开蓝花的多。荆蒿可入药,治高热。取其籽,做夏枕也不错。廉颇当年到蔺相如那儿请罪,身上背的就是此物。古代女子还用荆条做成饰物,叫荆钗。当然,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当然,现在没有了。

俗话说,一方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荆蒿对门头沟的贡献可大了。昔日,星罗棋布的小窑,大如中英矿,胡仙洲的宏顺窑等等,主坑道的墙壁外都要用荆蒿编的笆外护,以防碎石流出。背小窑的窑哥们几所用的筐是荆条编的坑道风门,是荆条编的;农家用的背筐,篓子,筛子,粪箕,是;荆蒿编的;马车所用的拍子,毛驴的驮子入,是荆条编的; 就在河道上架桥,也是先用荆条编好大筐,放入河中,筐内以河卵石充填做为桥墩。不夸张地说,荆蒿是门头沟人生活一部分。编筐是一种手工艺品。现在矿关了,也不种地了,会这个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面临失传。是不是算非遗?好像还没听说。编筐讲究用的荆条,秋天的质量好,称为秋条。伏天的荆条次之。我上初中那会,上山割过荆条。要割那种当年生的条才行。送到筐铺后,浸泡在一个大水坑里。套用一句机械制造业的术语,算是时效处理吧。只有这样,荆条柔软不易折,编各种筐篮耐用。前些日子,我到山里,还见有卖荆编制品的。山外很少见了。

荆蒿的味,清香。早些年,没有驱蚊药。农家到夏天,就弄点锯末点燃,上放荆蒿用以驱蚊。就是现在你如上山,偶被虫叮蚊咬,揪一荆蒿草叶反复擦抹患处,止痒消痰。如把叶子用洒泡过,止痒效果更好。比买的药好用,而且没有副作用。捋几把荆蒿叶,敞放在室内,室内空气显得新鲜,清香。听说,春天的叶子,还可以做山茶,可惜我没学会。芒种前后,荆蒿花就开了,沙棘花也开了,散发着一股股幽香。引来了蜜蜂。我们吃到所谓荆蒿蜜,枣花蜜,依我看是荆蒿枣花蜜。因为山上荆棘混生,花期同时,蜜蜂不会只采一种花。不过,九龙山污染小,连汽车尾气都不多,质量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地  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