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的春昼》郁达夫
(2018-10-08 01:41:10)
标签:
自考现代文学散文郁达夫钓台的春昼 |
分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
【考核要求】
1. 识记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并理解此文的行文线索。
2. 识记郁达夫的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3. 简析作者在抒写客观景物时突出主观情绪的特点。
4. 分析本篇的主题意蕴。
【提示】
《钓台的春昼》是一篇游记。1931年初,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通缉回故乡富春江避难,游览严陵钓台,1932年忧国忧时、感怀旧游写作此文。文章以游踪为线索,记叙了他自富阳出发经桐庐山游览严子陵钓台的经过,在对景物的细致描绘中,抒发了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气候的不满和满怀的抑郁愤懑之情。
文章可分为夜访桐君山和凭吊延陵台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离沪返乡缘由入手,概述桐君山及其地理状貌,着重通过渡江、上山、观景三节写桐君山春夜,渡江的幽意、山景的静远和作者归隐田园的议论均抹上了一层孑然悲凉的色彩,隐隐透露出作者内心激愤不平之意;第二部分写游览钓台春昼的所梦所见所感,借助饮酒诵诗的昼梦和登台后对“东方民族性的颓废荒凉的美”的景色描绘展现了作者面对政治高压和肮脏现实的清奇脱俗的性情。
文章以白描手法述景,在细腻真切的景色描摹中,染上了浓厚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色彩。例如写钓台春景的一节,山容峻削、草木荒凉、气氛死寂,均烘托出了作者心灵的凄凉和孤苦。同时,作者将桐君山和钓台上历史遗迹、人物掌故和当时的新闻事实、社会背景信手拈来,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议论,立意深刻,表现了作者慕贤心动的胸臆和对国民党“中央党帝”、满洲国汉奸官僚、无耻文人的批判和讥讽,很有现实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