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力的前奏》陈敬容

(2018-10-05 23:35:00)
标签:

自考

现代文学

诗歌

九叶派

陈敬容

分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考核要求】
1. 识记陈敬容为“九叶派”代表诗人,她的诗集《交响集》、《盈盈集》、《老去的是时间》等。
2. 简析本诗中“歌者”、“舞者”、“风暴前夕”三个意象的含义。
3. 结合本诗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分析其主题意蕴。
【提示】
陈敬容(1917—1989),原名陈懿范,四川乐山人,出版的诗集有《交响集》、《盈盈集》、《老去的是时间》等。陈敬容是“九叶派”的代表诗人,深受古典诗词和西方现代诗歌的双重影响,她的诗歌往往亲切自然而又生动令·凝练。
《力的前奏》写于1947年,它展现的是一个哲理性命题:力的爆发依靠长期沉默的聚集。歌者像一个容器,“蓄满了声音”;舞者为了一个姿势,“拚聚了一生的呼吸”。这些词语的选择和意象的营造都非常简洁、明快、生动,充满力量。歌者、舞者、风暴前夕三个不同的意象、景·情境,是现实的一种想象性抒写,象征着人们在革命时代的“黎明”即将到来之前的痛苦与挣扎、守候与期待。旧的时代即将过去,新的 生活即将来临,这正是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面临大变革的真实写照。整首诗情境的塑造充满了紧张感,如大风暴来临之前的天空的云、大地上的海洋,语言、形式和意蕴之间充满了爆发的张力。意象与理智表达的呈现,体现了现代主义诗歌抒情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特点。
从诗歌的音韵节奏上讲,全诗四节,前两节每行两句,每句字数由少变多,反复吟诵之下,仿佛是一个力的聚集,“力的前奏”的过程。后两节每节三句,每句字数由多变少,表现的是一个“力的爆发”的阶段。全诗完成了从力的聚集到爆发的全过程,徐缓整饬的节奏感,写得凝练而耐人寻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