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3月)
(2018-06-11 16:50:07)
标签:
教学反思数学反思 |
分类: 教学反思 |
开学已经是第四周了,四周的时间,数学的教学已经学到了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通过四周的教学感受颇深,也有了很多的反思:
对于数学的教学,真的应该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营造学生喜欢的氛围。第一单元,是观察物体(三),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去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到表面积和体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动手操作,能够亲自去观察,学习起来,兴趣比较浓厚。在这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生的兴趣高涨,投入到教学中的积极性明显提升。而通过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知识点,他们明显是记忆深刻,掌握的比较牢固的。这也不由得让我得到了启发,在数学的教学中,如何把看似枯燥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多给他们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是多么的尤为重要。
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知识点很多,而因数和倍数对于学生而言又是新的概念,对于概念性的东西,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会觉得有些枯燥,而索性因数和倍数可以和第一单元联系起来,第一单元摆立体图形,第二单元则是让学生去用小正方形去摆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而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再学习找因数找倍数的时候就比较简单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学生掌握好了,后面的学习就比较简单了,这也让我意识到,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有多么的重要,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学得好与坏,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生活有着莫大的影响。深挖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奠定幸福的基础,将成为我今后的教学目标。
然成为教师,如今才不足一年,站在教师的岗位之上,我犹如初生的婴儿一般,还有很多需要去学习、去摸索的地方,在摸索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困惑和迷茫。
学生是五年级的孩子,有很多学习的习惯早已经养成,通过上个学期的教学,我已经尽力去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可是效果甚微。
对于教学的内容,我以为他们之前学过的知识本该掌握的很好,可是在进行新课的时候,现实却给我当头一棒。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丢三落四,甚至有几位同学乘法口诀都背不熟练。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时候,学生竟然连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都忘了如何去求。这也给我很大的警醒。在真正的去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不应该是以想象中学生学得怎样为基础,而是真正的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看一看学生的基础到底是怎样的,然后再去设计教学环节。
同时,由于教学年限少,深挖教材远远不够,这个还需要多向老教师、多向经典的教学案例去学习和积累经验。学无止境,在教学的这一行列更需要终身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经验,只有这样,今后站在三尺讲台,才会满怀信心的去教授学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