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收费的白话科普贴

(2013-04-04 18:17:48)

本文就是给普通人看的大白话,所以为了更好的说明白,做了很多通俗比喻。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比喻一定会跟原事物还是有差距,也不会特别贴切。喜欢钻研的可自行百度一些学术文章结合理解,就不要用比喻出来事物的合理性去分析判断原事物了。譬如说因为发面馒头组织不合理所以XX不合理这一类的因为所以判断。万分感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1EN00SIGG.gif

一、企业为什么会产生收费诉求?

A.        提高利润

B.         商品价值提升了

二、微信到底是谁跟谁收费?

A.        现状产业链及收费模式

http://s14/mw690/841f6e1dgd98548a3eabd&690

l   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网络,用户付费给运营商GPRS费用,腾讯为用户提供微信。

l   运营商的网络有很多部分,其中包括信道、信令系统。

——信道是什么?每个人打电话、上网、发短信、聊微信等,都会将内容转化成信息进行传输,传输的通道叫信道。信息在信道上的占地面积,就是流量。用户为占地面积付出的费用,就是GPRS费用。

——信令系统是什么?简单来说,信令系统其实就是控制调度系统,给信息安排正确的信道进行传输。

l   目前运营商的收费方法很简单,只用一个数据:用户的流量。用户对网络其他部分(比如信道、信令系统)的使用量是完全不看的。因为在智能手机没有大量发展的时候,用户的流量可以代表用户对网络的整体使用量,比如某业务的用户流量占运营商整体流量的10%,那么用户基本上对网络整体使用量也是10%。相当于运营商为该业务用户提供的商品价值是10%,用户为运营商付费(GPRS费用)10%。所以这个计费方法算是比较合理的。

l   之后网络不断发展,智能手机迅速普及,腾讯研发出微信并大量发展。微信这个产品有个特点:用户流量小,但对信道、信令系统使用量大,这里有个数据,微信对运营商流量的使用量是10%,但对信道、信令系统的使用量是60%,就相当于用户对网络整体使用量远远大于10%。跟以前相比,同样是付费(GPRS费用)10%,运营商现在为微信用户提供的商品价值提升了,要大于10%。所以运营商产生了收费诉求。

B.         收费后产业链及各种收费模式

http://s6/mw690/841f6e1dgd986040c7985&690

l   运营商向腾讯发出收费诉求。如果成功,那么该费用将附加在微信的商品价值上提供给用户。那么微信的商品价值又提升了,所以腾讯也有理由因此对用户产生收费诉求。

l   如果运营商不向腾讯收费,直接向微信用户发起信道、信令计费从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产业链也能连起来。

l   可是不管是腾讯对用户的收费诉求,还是运营商对用户的收费诉求,都比较难实现合理收费。首先微信对信道、信令系统的大量使用并不是用户行为造成的,而是微信这个程序本身的行为造成的(下面会详细阐述),不像GPRS流量确实是用户行为造成并由用户自己控制消费数量,就算用户一直不用微信发信息啥的微信都一直使用信道、信令系统,这跟用户有一毛钱关系呀?其次用户对信道、信令系统的使用量肯定是不同的,可是能实现像GPRS那样合理按量收费嘛?如果是因为无法合理统计数量就一锅烩收费,那用量少甚至装了微信根本不发信息被动使用信道、信令的用户岂不是很亏大?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0EN00SIGG.gif

三、  微信如何大量使用运营商信道、信令系统?

上面说了,信令系统是控制调度系统,给信息安排正确的信道进行传输。微信业务有几个特点,从而造成了大量使用信道、信令系统却没有带来与之匹配的流量占用率。

l   微信用户群大,目前用户数是3亿。

l   微信为了保持永远在线,不断通过手机向网络发出“我要传送信息”的假信号,所以信令系统一直为这些假信号安排信道,占用了大量资源。

l   微信是语音模式,用户用微信发信息简单方便频率高,相当于不断挂断、播出、挂断、播出,每一条信息的发送都需要信令系统的工作,为其安排正确的信道传输。

l   每一条信息的流量都非常小。

插入解释,其他OTT应用为何不是微信这般占用信令系统资源?因为微信以上的几个特点并不是其他OTT应用同时具备的,甚至一个都不具备。这跟微信的用户群大以及本身的程序设计有很大关系。运营商对微信过量占用信令系统会导致网络瘫痪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也并非因运营商网络不足够强大。NTT DoCoMoAT&T等诸多国际领先的运营商都因信令风暴导致过网络瘫痪。再强大的信道、信令系统,也是有处理能力极限的。

插播广告,讲个故事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79ZH00SIGG.gif

有个机场:

——飞机出港入港,要经由跑道。

——机场控制调度系统为飞机安排正确的跑道。

——很多航空公司的飞机在机场运营。

这个机场的收费模式:

——旅客给机场付费,计费方法很简单,只用一个数据:旅客乘坐的飞机在跑道跑时占用的全部面积(乘以面积单价得出旅客费用)。

——航空公司不收用户钱也不给机场钱,免费在机场运营自己的飞机,机身打点专治不孕不育小广告啥的赚点收入。

本来各家航空公司的飞机都在这个机场运营,各方面都几乎差不多,自己的用户群为机场带来的收入和机场提供的资源都成正比,大家相安无事。忽然风起云涌,有家叫T的航空公司研发了一种叫W的飞机,数量庞大。有几个牛逼的特点:

l   W 飞机数量特别多,比别家航空公司飞机数量多很多。

l   最要命的,T的老板M是个标准男屌丝,又是全国排位前十的富豪,于是他在闲的极其闹心的情况下,给W飞机设计了一个极其抽风的特点:不断向机场控制调度系统发出我要起飞的假信号,不管是正在运营的还是正在停着休息的还是修理的还是已经报废的,反正是只要有油的还能发信号的,全都都各种发。所以W飞机给控制调度系统发1000次信号飞1次就不错了。但是控制调度系统很傻逼,它不会分辨信号真假,于是很忠贞的马不停蹄的给这些假信号安排起飞降落跑道,不仅把自己忙疯了,还白占了好多跑道给根本不起飞的W飞机。

l   那些真飞的W飞机,也是不断的出入港,来回折腾,频率特别高,比别家航空公司飞机频率都高。

l   W飞机体积小,轮子窄,起落时间极短。按照机场的收费模式,旅客费用按照飞机在跑道跑时的全部面积乘以面积单价,所以费用也极低。

基于以上,机场跑道、控制调度系统60%都被W飞机占了,其他航空公司的飞机被挤到了剩下的40%,赶上春节高峰期的时候,很多确实要飞要落的飞机根本没有控制调度系统为之服务,也没有跑道能起飞降落,都堵在机场和空中。

因为旅客给机场的付费是按照飞机在跑道跑时占用的全部面积乘以面积单价算的,所以机场的跑道被空占、控制调度系统不管被占用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收不到钱。然后整体算下来,W旅客总体消费量占机场整体旅客消费量的10%

总结下来,就是W这种飞机占着机场60%的跑道和控制调度系统,却只为机场带来10%的收入,最要命的是高峰期的时候也不闲着,会造成机场整体瘫痪。于是机场老板的小宇宙biu一下就燃烧起来了,说T航空公司老板真是屌丝男鼻祖,这是闲的蛋疼没事儿给机场控制调度系统扔DDOS玩呢?

这么继续下去不是办法,而且其他航空公司因为被挤占了资源也很有意见,因为人家的旅客交了90%的钱为毛只能享受40%的资源?机场老板也没啥好办法,因为T航空公司老板是全国排名前十的土大款很有派不太鸟他,而且W粉丝很多,怕一个处理不好W粉丝砸他家玻璃。于是机场老板很生气的去跟自己的老大一个叫发面馒头的全国第三组织投诉这事:“T这航空公司在机场瞎搞,占了我60%的资源却只带来10%的收入,而且其他航空公司都有意见。继续这么搞下去,这机场就被搞黄了。你说咋办啊老大!”

发面馒头一听也很上火,但也不敢轻易处理,倒不怕别的,主要也是怕W粉丝砸他家玻璃。发面馒头思考了一下也很生气的跟机场老板说,你怎么不改造你那个机场的破控制调度系统,人家现在国际上都流行什么NNNG系统的,你也搞一搞嘛。机场老板一听很不爽,说老大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事不是都搞了好几年了,能搞早搞好了,这国产国外技术都搞了,一直搞不明白啊!国产技术那边就不说了,说起来我都蛋疼。本来觉得国外技术那边能搞出来点啥,前两年我还特意从外国弄了一批水果美女给他们做形象代言,结果前几天CCAV电视台和日日日日报不知抽了什么风,天天披露说她们是泰国人妖,哥我试过了,那真不是泰国人妖啊,这事你得给我做主啊老大吧啦吧啦……发面馒头听得一个头八个大,一想还是算了跟机场老板这种就爱扯闲皮的也整不明白。于是想还是从T航空公司下手吧,毕竟机场老板是自己亲儿子。

发面馒头就去找腾讯航空公司老板M,说你看你能不能给机场交点费,你占的资源太多了,跟你家旅客的消费不匹配。或者你就跟机场合计合计,反正也是交费,就让机场给你们单建个控制调度系统你们自己搞,你那票微信粉丝坐的也爽是吧。M很明显没有机场老板那样会扯闲皮,也不敢得罪全国第三,虽然心有不满,也只能苦大仇深的表示哥肯定和机场精诚合作。

谈完之后,M作为全国十大首富之一的著名屌丝男鼻祖回家继续蛋疼之旅,不过这次变成了抓阄玩,琢磨这机场建设费要是出了,是跟旅客收钱呢,还是自己死扛呢。要是让旅客掏钱,他们是不是得砸我家玻璃啊,主要他们也不知道我天天给机场控制调度系统扔ddos玩惹怒了机场啊……再不还是自己死扛吧,反正剑灵要上市了,黑赚一笔应该能补上这个空子……

  运营商因微信占用过量网络资源诉求收费是否合理?可否有类似的商业模式可供参考?

目前微信用户已经超过3亿,微信应用只占用了不到10%的流量资源,但是却消耗了60%的信道、信令资源。所以运营商对微信的收费诉求,是可以理解的。这回到开篇的那句话,当商品价值提升的时候,企业就会产生收费诉求。

国际上已经有运营商向OTT商收费成功的先例。法国电信因谷歌发布OTT业务与其达成收费合作。韩国通信委员会批准韩国运营商可以向OTT语音商收取费用,或掐掉OTT语音流。

至于微信对用户收不收费,就看腾讯的意思了。就算不收费,也可以像QQ一样卖点广告Q币照样赚的盆满钵满嘛。

五、  解释大家一直纠结的:为何固网用QQ不收费但无线用微信就要收费?

l   固网和移动网络本就是两种技术,而且造价成本相差很大,可以比较,但不能完全同质类比。比如固网本身就是可以一直在线,不需要客户端总向网络发一些假信号以确保24小时在线。但移动网络的特点是手机过一会不用就会自动释放连接,进入休眠,而微信这种需要一直在线的软件,就会一直向网络发出我要发信息的假信号,以确保网络一直在线。再比如移动网络基站的造价,是固网中继站的造价远远不能相比的。所以在目前这个生产力水平下,移动网络信道量、信令系统处理能力只能是相对有限的,不会像固网那样资源丰富。当一个东西是有限资源的时候,就会成为重要商品价值。好比彩电和黑白电视比较,彩信跟黑白电视虽然看起来都是电视,但毕竟技术还是有很大差别滴。彩电刚发展的时候就是造价高资源有限,所以很贵。但迟早有一天彩电也是会降价并走进千家万户滴!

l   另外在固网里,OTT应用向用户收费本身也不是奇怪的事情,比如各种视频网站之类的,都有收费模式。(但前提应该是用户行为造成的合理计费,不能用户啥都没干然后莫名其妙被收费吧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1EN00SIGG.gif



最后请大家一定要理智对待免费噱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羊毛都是从羊身上拔出来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商家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滴!那些坚信世上商家有真爱的人们啊,你还是回火星吧,地球太危险了,不适合你~~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80ZH00SIGG.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