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名家楹联书法拓片欣赏(八)
33.笪重光
笪重光(1623-1692)字在辛,号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晚年居茅山学道改名傅光,亦署逸光,号逸叟。清初书画家、鉴赏家。江苏丹徒人,一作江苏句容人。清顺治九年进士,官御史,巡按江西,以劾明珠去官。罢官归乡,隐居茅山之麓,学导引,读丹书,潜心于道教。工诗文,尤以书画名重一时。书法师苏轼、米芾、董其昌,兼摹各家名帖。其书笔意遒劲,与姜宸英、汪士鋐、何焯齐名,合称四大家。山水得江山气象,高情逸趣溢于笔端。有书画论著《书筏》、《画筌》行世。
http://s4/mw690/002pWblbzy7m4Rs0qnF43&690
释文:明净致清福,慷慨有奇思。
款识:重光
钤印:笪;江上
http://s3/mw690/002pWblbzy7m4Rs4LPc22&690
释文:竹室依花槛,松云护草堂。
款识:
为
紫曜年世兄正
己酉仲春笪重光
钤印:未辨识;未辨识
http://s11/mw690/002pWblbzy7m4Rs97BM1a&690
释文:拙因知事少,老悔读书迟。
款识:江上笪重光
钤印:重光;在辛
34.龚贤
龚贤(1618-1689)又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工诗文书画,与吴宏、高岑、樊圻、叶欣、邹喆、胡慥、谢荪并称“金陵八家”,龚贤居首;与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吕潜号半隐)。其画作师法董源、巨然,承袭并发扬宋人“积墨法”,同时注重写真,师法自然,形成自己独特画风。著有《香草堂集》、《半亩园诗》、《画诀》传世。
释文:偶有作述最照世,总由骨气不碍狂。
右书小传:上元龚半千贤善山水自成一家有香草堂集
款识:龚贤
钤印:岂贤之印;半千
35.宋德宜
宋德宜(1626-1687),字右之,别字蓼天,江南苏州府长洲县人,清初大臣。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及第,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户部侍郎、吏部侍郎、左都御史、邢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学士,拜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与兄德宽、弟德宏并著文誉。三藩乱平,疏限期停捐输,俘获妇女宜听收赎,得赎者数千,开海禁,行漁商。《清史稿》载其“严毅木讷,然议国家大事,侃侃独抒所见”。居官廉谨,门巷萧然。康熙二十六年卒,谥文恪。
释文:百韵诗成明月夜,三秋人去菊花天。
右书小传:长洲宋右之德宜忠烈公子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谥文恪
款识:
大年道兄正
庚申九月宋德宜
钤印:德宜;未辨识
36.叶封
叶封(1623-1687),字井叔,号慕庐,自号退翁,时人敬称叶井叔,湖北黄陂人。家贫,刻苦自学,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历任延平推官、登封知县、西城兵马司指挥,有善政。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与试不第,寻擢工部虞衡司主事,未上任而卒。为王泽弘所重。与田雯、宋荦、曹禾、王又旦、顔光敏、丁重辉、丁炜、汪懋麟、曹贞吉等齐名,皆与唱酬,称“诗中十子”。王士祯评其诗以为格高韵古,不减古人。晚年,居于武昌樊湖,以漁钓自娱,著书为乐。又工篆隶。著有《嵩山志》21卷、《嵩阳石刻记》2卷、《慕庐集》、《嵩阳石刻集记》并传于世。
http://s7/mw690/002pWblbzy7m6roYYbY96&690
释文:欹竹静无暑气,坐月如障风尘。
右书小传:嘉善叶井叔封荐试鸿博自号退翁有嵩遊草
款识:
甲戌仲秋
叶封
钤印:未辨识;未辨识
37.徐元文
徐元文(1634-1691),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斋号集义居。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第一,顺治帝称称徐元文为佳状元,赐冠带、蟒服、乘御马等,授翰林院修撰。康熙十八年,出任修《明史》总裁,荐万斯同入史局。升国子监祭酒,充经筵讲官。康熙帝称赞徐元文为祭酒规条严肃,满洲子弟不率教者,辄加挞责,人人敬畏。康熙二十九年(1690),《布尼楚条约》签订后的隔年,清廷为建立界碑,用汉、满、蒙、拉丁、俄五种文字将条约刻于碑上,刻碑汉文由徐元文根据《实录本》润饰写定,前有徐元文所写序言。《清朝通志》、《清朝经世文篇》、《中俄约章会要》所载即为徐元文汉文本,一共有六条。徐元文与其兄徐乾学、徐秉义都是进士出身,很有名望,号黎昆山三徐。顾炎武曾勖勉徐元文: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后可以考古论今。康熙二十九年(1690)江南江西总督傅拉塔弹劾徐乾学及其弟徐元文不法之事共十五款,被解职,惊悸呕血而死,年五十八。著有《含经堂集》、《得树园诗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