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心至爱育儿 |
分类: 育儿分享 |
周末同学聚会,饭菜还没开始,好友莫莫便气冲冲的说没胃口,后来得知原是她6岁的儿子学会撒谎。孩子爱撒谎是家长最头痛的事,生怕将来成了习惯,想改也改不了。我们说可能是莫对孩子平时要求太高了,为了取悦于父母,小朋友才不经意间说出了慌。而作为父母,莫当然知道他说的哪一句是真还是假。莫说有时她生气了,并对孩子他说,你可以不说话,但绝对不允许你说假话,但还是没有多大效果,难怪莫气的饭都不想吃呢。
同为父母,我非常理解莫的感受,也非常害怕自己也会惨遭此遇。有时我在想,是不是我们家教太严所致,小孩子总希望得到表扬,但又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只好用这招术来应对了?而事实的原因本不在孩子而在我们家长?都说赶鸭子上架是不可取的,毕竟还是孩子,能懂多少事呢?或许我们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吧,我想只要在道德纪律上别出现问题就行了。
同桌一位过来的师姐说,其实孩子爱撒谎是有原因的,通常下面五个主要原因导致孩子爱撒谎。现一起来分折下,让各们亲们探讨下是否有道理:
一. 得耐心听明孩子说话本意
孩子骗人,先要分清他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因为有的孩于是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够、概念含糊、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说错了话。比如,有个幼儿园的孩子对他的小朋友说:“昨天爸爸带我去姑姑家了,我姑姑是个医生……”另一个小朋友在一旁驳道:“你骗人,昨天你还跟我们一起玩了呢!”这孩子是骗人吗不是的。他爸爸带他到姑姑家做客是前天,由于孩子的时间观念不明确,把前天的事说成是昨天的事;他姑姑也不是医生,是糖果厂工人,孩子见到她穿白衣、戴白帽的照片,就认为她是医生了。我们不能不弄清原因,就对说错话的孩子严加斥责。
二.
家人处理惩罚时要恰当
多数情况下,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淘气惹祸了怕家长责罚。一旦发现这种情况,需讲明利害关系,果断制止健康。若一次达到目的,不良行为就可能得到强化。家长对孩子采取不适当的教育方法,也会造成孩子不诚实的言行。比如,家长对孩子管教过严,很粗暴,赏罚不明,孩子就会因害伯斥责和“棍棒”,而求助于欺骗的方法,以侥幸逃避父母的惩罚。
三.家人平时自我行为要检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孩子的一些有意识的欺骗行为。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人不良影响和不当的教育方法,会造成孩子撤谎和欺骗行为。孩子模仿性很强,且对事物的好坏分辨能力差,他们总认为成人做的事总是不会错的,有时,就要学着做,因而成人的不良言行也就被学上了。比如,家长不愿把东西借给别人,就让孩子回话说:“东西坏了”。孩子不解,家长就说:“东西借给别人,弄坏了怎么办”。以后碰到类似问题时,孩子就会学着做。若不愿把橡皮借结同学,便推说:“没带来。”这样,孩子若多次撒谎而没及时得到教育,便会逐渐变成有目的说谎和欺骗了。
四.别轻易伤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描述事情时,常常参杂着自己想象的场景、人物,说得绘声绘色,炫耀自己。此时,在纠正的同时,要肯定他们的能力,不可粗暴制止,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那么,应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的人呢?首先,成人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作为孩子的榜样。在平时,也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教育孩子不说假话、不骗人、给孩子讲清不诚实的害处。
五.对孩子不过于纵容溺爱
还有的孩子说谎,与父母干涉过多有关,比如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叫他喝水,一会叫他吃点心,孩子很不耐烦,随口说“不渴、不饿”,以表示对抗。这种情况下,需从改善亲子关系入手,既不过度溺爱,也不过于纵容。成人对孩子随便许愿,又不信守诺言,没有满足孩子的正常要求,也会造成孩子不诚实的言行。当孩子有撒谎的行为时,家长不是给予正确教育,而是给以夸奖,认为孩子灵活、聪明、能说会道,这等于鼓励了孩子的不良言行。
欢迎各位到我微博研讨,并私信开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