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领导者的“和稀泥”
(2022-01-04 14:22:49)
标签:
接纳差异快乐竞争和稀泥领导者群众压力系统模型 |
分类: 杂谈 |
许多基层领导雷厉风行,是非分明,嫉恶如仇,但在面对下属或群众时,往往缺乏耐心,在一般人心目中,就不是好的领导。实际上,那些受群众欢迎的领导,在对待下属或群众方面,在感观上反而有点“和稀泥”的样子,往往不急于对下属或群众提出的矛盾问题下结论,也并不厌恶下面的人找他的“麻烦”,甚至会将这些“麻烦”看成是自己发挥领导力的机会,解决麻烦的问题越多,成就感就越强。好的领导还知道一个很重要但知道的人并不多的道理,那就是之所以让你当领导,就是让你来解决问题调和矛盾的,否则何须领导,所有人都按是非、对错标准自觉去做不就行了?!
分析下来,一个好的领导之所以善于“和稀泥”和乐于“和稀泥”,是因为他天然地或经过领悟后知道,世界充满差异,人的背景、需求、体验、认识各有不同,不同的声音就是反映各种差异,反对的声音也未必就是错的,于是这些领导者能够在不同差异中寻找促使差异趋向动态平衡的时机与途径,整个过程充满“同理心”,但感观上却有点“和稀泥”。开个玩笑,这些领导早已领悟我几十年压力实证研究才获得的“接纳差异,快乐竞争”抗压原则
还有一个相关活题,群众其实也怕找领导反映问题,怕领导生气,怕给穿小鞋。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实中好领导确实不够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群众自己也普遍持有“非对即错,非此即彼”的绝对化观念,自然地以为领导者也会和自己一样看人,处事……
再一个话题,“和稀泥”适合民主集中制下的基层环境,有些年轻人会因此觉得还是西边自由好,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实际上,这些人看到的西边自由往往还停留在游乐场和街道层面上,未必深入知道激烈竞争也会滋生其他问题。
最后,拓展一下,在家庭及某些群体中,那些带头人,在面对一些与人际矛盾有关的棘手问题时,最好也能遵从上述的“和稀泥”原则。这符合《压力系统模型-解读婚姻》一书中的基本原则。
总之,1,好的领导处理问题往往给人感觉是在“和稀泥”和“息事宁人”,实际上是采用“接纳差异、快乐竞争”和抱以“同理心”等符合系统模型的处置手段,是领导艺术的体现,2,咱们是通过协调(和稀泥)来实现和谐,西边则是通过竟争(斗争)达成平衡,仅此而已,3,“和稀泥”原则也适用于许多家庭或各种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