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孩子的塑造和培养
(2021-12-05 11:10:33)
标签:
系统模型混沌学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塑造 |
大致赞同网友转发的《美国心理学教授妈妈:为什么父母不能塑造孩子的未来》一文中的各种发现。自然,塑造孩子不等于培养孩子,但也有许多共性。上文至少也佐证了一种现象,就是当今中外有太多的理论和方法被认为可用于培养孩子的成长,却无人能告诉哪一种是确定的最好的方法。
就是说,当今还没有一套确定的方法,可以用于培养孩子,使之“优秀更优秀”,如当今广大家长所愿。
在远古混沌时代,人们不断地受各种病魔的折磨而短命的死去。许多聪明人试图找到各种方法,有祭神的,有喝卤水的,有吃树叶的,但总是没让人命延长。试设,那时有一位特别聪明的人终于发现:“人的寿命是没有办法通过人工方法延长的”。这个结论在当时是正确的,但现在我们知道,人的寿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合理控制各种因素能够延长人的寿命。远古的那个“发现”存在时代局限性。
回到现今科技时代,人们强烈希望有一套培育孩子成才的方法。在学术界,确实有一些中青年心理学专家家长,把各种各样关于育儿的理论和方法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即使人本主义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也是一种理论和方法),却没听说谁成功了并且是可供推广的,相反不成功的例子倒是见过;在生活中,也确实有许多中青年妈妈们不断地查找交流各种育儿方法和经验信息,指望让自己的孩子优秀更优秀,但同样成功者寥寥,还不断地出现各种问题;现在这位美国心理学教授妈妈,身体力行,也发现“父母不能塑造孩子的未来”。合三而一,似乎现在还真的没有一套正确的培育孩子的方法。
但比照上述假设的古人曾有过“人的寿命是没有办法通过人工方法延长的”的局限认识,再来看今天的“父母不能塑造孩子的未来”的专家论断,以及家长急于找到培养孩子优秀更优秀的方法却总是愿望落空,或许可以推论,不是不能,而是还未找到办法,即使是在当今科学时代。
原因在哪,可以在系统模型中找,在混沌学中理解。
根据系统模型,培养孩子之类的问题大多是“系统问题”,是现代科学实证方法尚未能完全阐明的问题。就像现代科学倾向于寻找研究对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数学表达,但难以科学地实证“蝴蝶翅膀和南美风暴(属于非线性的混沌学)”之间的因果数学关系,对于“父母能否塑造孩子的未来”以及“是否有一套培养孩子优秀更优秀的方法”这类非线性的近似混沌学问题,才会出现至今的科学研究要么不断地得出各种不同的因果结论,要么综合分析(如元分析)以后发现没有因果结论。
总之,“系统问题”由于受系统内多因素的制约,因素之间还互相影响,且这种互相影响还是动态变化的,以现有的科学研究手段,还难以清晰解读内在运行规律,也得不出能被习惯于线性思维的人们简单理解直接使用的因果结论,甚至暂时只能通过哲学思考来阐述。但,不应意味着将来也是这样。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优秀更优秀”,现在可做的,恐怕只能针对已被证明能影响孩子成长的系统中的各种因素(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的),分别加以线性管控。
只有年龄和阅历到了一定程度,有一定系统视角的闲人,才偶有兴趣关注这类无厘头问题。
前一篇:生日宴上,关于“小”与“老”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