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年轻人的“机会”

(2021-07-03 00:10:19)
标签:

青年人

机会

适应

系统问题

分类: 杂谈

有人在采访视频中声称,现在的青年人不比上世纪80年代的他们有机会了,甚至委婉地拒绝回答“对今天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的提问。听起来,此人的言下之意,是社会对年轻人越越来越不友好了。

这正契合了时下一些年轻人的困惑。

是的,现在青年人想找到一个理想的机会,确实有点难。但这也是系统问题,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去理解。

我们的社会是由国家统一意志管理着的一个系统,随着错综复杂的系统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提供人们的机遇也会有一趟一趟的变化,这确实与西方有些不同。

比如,粮食统购统销,自然是让城乡大家都有饭吃,然后遭遇灾难,大家一起饿肚子。互助组、合作社、公社化,大跃进,必然导致自由职业的消失,然后“投机倒把”就是罪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必然使全国人口得到控制,新生代减少,然后导致老人赡养的问题。文革打倒臭老九,必然导致社会专业人才缺乏,又必然导致七七级新大学生很枪手,机会多多,某医大医院各个科室主任几乎都被这些人占据了。总之,国家在发展和调控的过程中,对于个人的机会也会随之一趟一趟的变化。

所以,年轻人必须要学会适应国家政策变化和预期社会发展态势,一味地总结过去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一味地崇拜国外制度只会搞坏心态,一味的埋怨社会结构的问题也于事无补。

至于个人的具体适应方式,应当随社会系统的变化而变,即符合历史潮流。例如80年代初医大毕业生几乎都被省级医院轻松“撸走”,80年代中后期医大毕业生则心甘情愿到市级地级医院去,90年代有能力的医大学生选择考研争取出国留学,然后一些人再在本世纪初以人才的身份回国应聘,医学院里的高端人不少是这一类,另一类心气高的人则勇敢地“下海游泳”,接受“成者王侯败者寇的结果(某医大附院一位80年代毕业的副主任医师当时也下海了,但到现在也没能“成事”)。

回过来看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青年人提供的高端机会,相对来说,确实没有30多年以前那么多,但对于多数人,只要不断在学识和技能上提升自我,同时训练人际适应能力,适当降低期望值,机会还是与你同在的。

(续前文)

我国社会是由国家意志统一管控的,效率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明显,我甚至开玩笑这像是十四亿人走着统一步伐。当初,人们曾估计随着互联网发展国家会管不住十几亿人的声音,但现在看看,我所在十几个群近日都在以“100年正能量”发声。当然,相信有不同声音,但只在"地下",大众听不到,也就无太大影响了。

    鉴于中外社会文化存在这种根本性差异,故面对充满理想的孩子,家长除了督促其学习,还应让其逐渐了解国情,这对于她成年后的适应很重要。否则一味地“理想”下去,只会给其遗留下一辈子的烦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