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通过认知上的线性推理或系统分析,试图解除诸如乘飞机怕摔下等“怕死”问题,存在难度
友人Xu忽然来微信,笑谈乘飞机怕摔死的话题:
浅谈心理
有时去乘飞机,心里真有点慌,这么高,万一掉下来还有命吗?
然后想想,机上这么多人,有许多精英人士,也有许多豪富阔佬,更有许多挡不住春光外透的青春年少。飞机万一掉下来,大家不是同样都没了吗?比起他们来,自己这根老树又算得什么呢?于是安慰自己:别慌别慌。
转而一想,我们活到了古稀之年不容易,人的寿命就这么一点点,虽已活过平均寿命,那这剩下的一点点不是更宝贵的吗!这么一想心里又慌了。
再转而一想:平均寿命就这么多,咱已超过了平均寿命,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格外开恩,过一天就已经赚一天了。况且。。。
我们小百姓算得什么?历史大人物出生入死,天下都是他们打下的,不是也同样活到这么岁数吗?
还有腰缠万贯的豪富们,有广厦万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一旦缠病,“白和尚”传票到,这广厦万间带得去吗?
上天给予人们的寿数,是天下最最公平的事呀!
这么一想,心又不慌了。
姜回复:
有趣的“浅谈心理”!
文中的各种正反理由大致是在职位高低、财富多少、存活期长短等维度基础上的通常的线性推论。
例如,从存活期维度上:“我们活到了古稀之年不容易,人的寿命就这么一点点,虽已活过平均寿命,那这剩下的一点点不是更宝贵的吗!这么一想心里又慌了”。
但在存活期维度上,也可做另一推论:
飞机坠落,年龄越大,失去的时光也越少,损失越小,越不可惜,越不用怕……
同样,在职位高低、财富多少等线性维度上,也难以使用推论来说服人们消除对坠机的担心或恐惧。
其实,人们通常是从概率大小这个线性维度,推论自己的飞机不会掉下来的。但,毕竟这个世界时不时会有飞机掉下来的记录,故还是有人会害怕的。
显然,人之怕死,并不能以线性的理由予以完全克服,因为:
人之怕死,与生存期无线性关系——幼儿怕“死“,青年不怕死,老年又怕死,且越老越怕死(“生不如死”者除外)。
人之怕死,也与官位大小、财富多少等无线性关系——官员、富翁的怕死未见与大众有何不同,相反他们的自杀也并不比常人更少见。
人之怕死,虽与事故的发生概率有关,却也不能推论以说服一些人对意外事故的害怕,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和生活中,意外事故天天在发生。
其实,怕死是与生俱来的:
怕死是千万年生命延续过程中反复训练沉淀下来的,属于人的本性,人们对之也只能叹奈何——好死不如赖活!
总之,人之怕死,不是线性问题,也未必是系统问题,本质上是天性问题,认知活动中的线性推理或系统分析,对于解除诸如乘飞机怕摔下等“怕死”问题,往往有难度。或许,其他的一些认知活动,如积极的暗示,甚至以博主曾提到的“未知领域”说进行“说教”,或能对某些过度拍死的人更有点说服力
附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