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文介绍某项新型高端酒店(就是将荒村僻壤农民房装修成每晚几千上万元住宿费的豪宅)。
全篇文字用商业营销的笔触,弯弯绕地描述,故意让人读起来不太懂,或者将极普通的路、牌等对象“歪着”用词,以提升神秘感,吸引那些追时尚的富翁或假富豪。
记得当年(大约20年前),我们普罗大众只知道房子是有房间的,供居住和生活的;小汽车是有4个轮子和一个方向盘的,用来代步的。突然有一天,发现街上有的传单在介绍高档房产和豪车时,也是用这样的笔触,好像外文翻译过来似的,让人似懂非懂,感觉像洋人写的。
只是,效果也是有的。你看现在,一些豪宅,其实就是多几块墙面砖,位置在潮湿的河边贫民区附近或山沟里,价格却是每平方至十几万;再看一些豪车,也就多几个保护装置和几个app,价格就是几百万。亿万富翁们就是喜欢,那些追富的时尚男女就是羡慕不已,你不能不佩服当年那些年轻的发传单者及其背后的营销策略师。
这也许是“营销心理学”吧!但据说营销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是一样的,都是边缘交叉应用学科,都应是为了向消费者和病人提供真实科学的知识,而不是忽悠或糊弄人。
在近年国内”消费”环境下,有些人也想要让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成为“豪货”,也在试着利用此类“营销”手段。但不知最终结果及其积极和消极意义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