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和谐=“爱”+“适应”(之四):夫妻间多因素交互作用是动态的


标签:
解读婚姻夫妻系统因素情感动态平衡恶性循环婚姻和谐 |
分类: 解读婚姻-核心内容 |
(一)压力因素是的动态变化的
临床经验证明,在婚姻的不同阶段,家庭中突出性的压力因素会有动态的变化。这符合通常所说的主要矛盾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例如婚姻早期,以感情出轨、双方背后家庭成员介入之类的生活事件较多,而后期则以子女护养、家务质量不满意等方面的生活事件较多。又如,“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反映女方由妻子到婆婆的角色变化过程中,她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在动态地变化。
(二)压力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动态变化的
临床经验更证明,在婚姻的不同阶段,各种压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也可能会动态地发生变化。例如,在婚姻早期,媳妇“活泼”的性格与“好交往”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导致良性循环,结果带来家庭的幸福和满足感。但进入婚姻中、后期,同样是这些“活泼”的性格与“好交往”的社会支持特征,如果没能改变,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引发恶性循环,带来婚姻家庭的一系列问题。
(三)婚姻是否和谐取决于动态变化的结果
一个婚姻(家庭)是否和谐,往往取决于长期以来婚姻家庭系统因素之间的关系呈“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在实际生活中,一对夫妻婚前或恋爱阶段非常和谐,说明当时他们之间各种压力因素的关系是良性循环的。但在婚后譬如有了孩子以后,夫妻关系却不和谐了,这常常是由于某种因素的变化,刺激或激发压力因素之间关系进入恶性循环的结果。但有趣的是,外部的人(有时也包括当事人)却往往会凭直觉认为,既然夫妻以往曾经很和谐,而现在却这样不和谐,其中一定是有一个人“变心”引起的。
案例1-8
在某对中年夫妻中,妻子埋怨丈夫“一回家就给一个灰脸孔”,不像当初那样有说有笑,认为是丈夫变心了。
但实际上,自从进入中年以后,双方的志趣有所变化,工作事件、人际来往、对日常生活的认识等方面的差异加大,导致平日里互相埋怨和不满。越是这样,妻子就越是由不满发展到怀疑,并不由自主地开始追踪丈夫的动向。丈夫认为妻子在监视自己,心中长期不快,对妻子不知不觉中有所厌恶,并发展到对家庭环境的约束感。由于丈夫对妻子,以及对妻子相伴的家庭环境的厌恶,当初的“爱”不再了,所以“一回家就一个灰脸孔”,这只是丈夫不由自主的情感反应,还不是妻子所解读的故意行为。具体地分析,此时丈夫在情感反应方面确实“变了”,但那是结果而不是原因;而且,这种变化是情感反应的变化,还不是丈夫认识的改变或者责任感的消失。在实际生活中,丈夫在认识上还是很看重家庭,看重妻子和孩子的;在责任感方面则对妻子、家庭中各种看得见的责任和义务也能完成得很好,如及时问询是否需要换煤气,妻子咳嗽时会追问是否感冒了,妻子上医院必定陪伴等。但这样一来,丈夫的情感与责任感、认识和行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压力感就大。长久以往,将会因为各种因素之间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丈夫的责任感和认识也发生变化。可见,目前妻子埋怨丈夫“一回家就给一个灰脸孔”的问题还只是系统中各种因素恶性循环的一个表面现象,或者是多因素作用的一个中间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