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和谐=“爱”+“适应”(之二):婚姻是更大的系统

(2011-07-08 00:00:28)
标签:

解读婚姻

夫妻

系统

差异

情感

分类: 解读婚姻-核心内容
婚姻是由两个独立的个人“系统”组合而成的“更大系统”。(图1-3)在这个“更大系统”中,各种压力因素更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具体来说,夫妻之间或一家人之间,在情感反应、认知评价和人格特征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充满着“差异”。
婚姻和谐=“爱”+“适应”(之二):婚姻是更大的系统

(一)婚后组成“更大系统”

结婚以后,除了夫妻两个人的系统,公婆、岳父母,甚至兄弟姐妹等个人系统也会不同程度地牵扯进来,构成了更大的系统。

案例1-3

岳母有“整洁”的习惯并与妻子相似,也能被丈夫接受,但与婆婆不同。但不幸的是,他们当中恰恰有一个人有“认真”的认知特点,另一个人有“易受伤”的情感特点,还有一个人有“易冲动”的行为特点。反正,一家人之间各有特点、充满“差异”。结果,原本在结婚之前男女双方都挺和谐的恋爱关系,却在结婚以后转化成了极不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由于男方母亲的介入,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反正整个家庭系统逐渐陷入严重的“生活事件”之中。这就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背后原因。

这个案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更大的系统中会变得更复杂。恋爱中两个人的和谐,未必就能自然转化为结婚以后家庭关系的和谐。

(二)“系统”中充满了更多的差异

结婚以后形成的更大系统之中,交叉地充满更多的差异。除了夫妻双方这两个关键人物,公婆、岳父母和其它亲友其实都或多或少地介入。根据压力系统模型,婚姻中的压力因素差异列举于表1-1.

1-1  婚姻系统中压力因素“差异”举例

压力因素

差异举例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文化背景(生活事件)

观念

性格

习惯(行为)

情感反应性

理性与感性;求全与宽松

认真与马虎;幽默与严肃

喜动与喜静;交际与清高

富出身与穷出身;重大家与重小家

重子女与重自己;重理想与重生活

利己与利他;勤劳与懒惰

喜新异与喜平淡;高调与低调

情感细腻与粗糙;情欲之爱与依附之爱

 

(三)夫妻婚后需要主动向“家庭系统”过渡

案例1-4

一对夫妻都是城市独生子女,婚后与公婆同住。妻子看见丈夫整天在公婆面前有说有笑,十分自在,而自己有如客人在公婆面前相对拘谨,处处陪着小心。丈夫有了喜事也先到妈妈那里汇报,母子共享喜悦。妻子因此而不满,小夫妻独处时经常发生争执,“你应该和你妈结婚”。夫妻争斗逐渐由地下发展到公开,婆婆看到儿子占下风忍不住会站出来帮儿子说几句。逐渐地,婚姻家庭关系越来越疏远。

显然,本案例中的有关人员,对夫妻结婚以后原有关系已经变成“更大系统”的事实缺乏认识。他们还在按原来家庭“系统”的关系行事。

(四)“一致”是相对的,“差异”是绝对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说都是一家人。好像一家人当中,各方面就是一致的,都可以统一的。

有这种认识倾向的人,往往容易忽略家庭系统的多面性,以及对家庭大量存在的各种差异缺乏正确和清醒的认识。其中特别是深层次的差异,例如人格特点、生活观念、价值取向、认知和行为习惯等不易被发现。等到事情发展到成为“问题”时,再反过来去探讨、解决问题,难度就大大增加。所以,恋爱男女和新婚夫妇在沉浸于幸福中时,也得对双方可能存在的差异或者将来会出现的差异有一定的认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