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题:在HK的臭水沟里钓起巨大的塘鲺

(2016-03-23 19:48:06)
标签:

杂谈

这篇本来不想翻的,因为内容比较零碎,但家里的胖子想看,所以干脆通篇直译了,翻得比较粗,欢迎指正。(by鹿酱)

日志主角还是那位生物爱好者平坂先生,信奉“用五官来感知生物”,著有深海鱼食谱和外来鱼食谱二书。

【他做主角的前一篇译文是抓IG,详见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53826649512097

大都市·香港

与所谓的“秘境”呀、“大自然”呀什么的相去甚远的某条街上,生活着大量的巨型鱼类。

并且还是在污浊的水沟里。更甚者,那种鱼并非原本就在香港分布,而是出身于非洲大陆。

……一切都莫名其妙,真是让人太理解不能了,这反倒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收拾好钓具,准备踏上观察之旅。

(机票)便宜!(抵达)好快!(食物)美味!

2015年11月中旬,一个一时兴起的念头,决定了一场毫无计划的旅程。

订机票是在7天前,对海外旅行而言,计划跟准备都迫在眉睫。但机票价格反倒跌了,只要3万円(相当于软妹币1700元左右)。

估计是霓虹各处到HK的廉航都很多的缘故吧。航程为3小时,跟去冲绳的时间差不多。

再加上香港美食美名远扬,我的远征目标是美食大海!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0p7f74fj20hs0budhn.jpg

啊!电影里的场景哇!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订好机票后,我在与某个电视节目的导演聊天中不经意地提到了“这次假期我要去香港的水沟钓大鱼!”,对方马上说“我带着相机跟你一块儿去吧!?”

预想不到的回答,我有点不知道该不该点头。

这样随随便便成行真的可以吗?!而且还是海外采风!?

但就我而言还是挺欢迎对方加入的,一来是有了同伴可以壮胆,二来牵涉到电视节目,还能平摊一下我的食宿费用(虽然这想法有点不入流)。

还没出发就诸事遂心:P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0pujz7oj20bu0hsjsk.jpg

修建工程现场的脚手架是用竹子搭起来的。可惜木有看见成龙跟坏人打斗的身姿。

首先,离开机场搭上地铁去这次的据点——旺角。

这条街是市内首屈一指的繁华街,密集的建筑物、耀眼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人潮,正如动作电影中的“香港”。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0qdfbz9j20hs0bu0u1.jpg

这条街上会有鱼吗……?而且还是大家伙……?

其实这次的探索之行,除了网上查得的一条河流外,并没有其它目标。

肯定不是只凭这条河就能一决胜负,然而我也是以此为保底,抱着“总而言之到了那边也许就能看到了吧”这样略轻率的想法去尝试。说到底还是缺乏水到渠成的依据啊。

因此考虑到要能够较为方便地抵达市内的各个水系,我们选择落脚在HK中心地带的旺角。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0qq6l4zj20hs0buta8.jpg

菜场水产摊。摆放着多彩的鱼类,淡咸水的都有。新鲜度也不错。

目标的“塘鲺(Clarias)”是鲶鱼的一种

话说那种巨型鱼其实是属于鲶鱼的某种“塘鲺”,为啥原产非洲的鲶鱼会出现在香港哩?

晚点再来说这个。总的来说,既然是贪吃的鲶鱼类,那么投入鱼块做饵就不难钓到。只要掌握了它活动的位点,就不会是棘手的对象。

总之第一天先在市场上买点鱼做饵吧,然后去眼下那个唯一的支流。

香港的水产摊好有意思!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270r8pt62j20hs0bu409.jpg

斑鱧(Channa maculata)、乌鱧(Channa argus)、月鳢(Channa asiatica)之类的鳢科鱼(硬骨鱼纲鲈形目(Perciformes)月鳢科(Channi-dae)鳢属(Ophiocephalus)鱼类的统称)活体横陈。果然是亚洲菜市场的赶脚啊!

这个菜市场非常有意思!不管是河鲜还是海鲜,以及各种各样的鱼类贝类甲壳类。

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了解了这片土地上的鱼种类之多。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270rmtkcgj20hs0buq49.jpg

在日本被视为外来鱼无情对待的鲢鱼类在香港是很棒的食用鱼。别说鱼身了,光是头都拿来卖【头才是精华所在好嘛】(开水备注:作者认错了,图中的鱼头是大号的草鱼,囧)

因为我喜欢鱼,所以光是看看就觉得乐趣无穷。

“这也有啊!啊那种也有!……哎,这种也吃?……”

兴奋到都快忽视了时间的流逝。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0sqgjhvj20hs0buta1.jpg

大弹涂鱼(鯥五郎,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一类的。我好在意这货该怎么吃。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0t2ypajj20hs0buab7.jpg

热带地区常吃的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这鱼就不奇怪了。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0tdmskxj20hs0buwfo.jpg

竟然连在霞浦水系称王称霸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北美原产)也有!?是养殖的吧?竟然没有在这边的自然水系中定居下来?让我有点惊讶。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0twunq0j20hs0bumys.jpg

左边是甲鱼,右边……写着“草龟”,其实是巴西龟(Trachemys scripta)。香港人真是啥都吃啊。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270u4upfsj20hs0buwfz.jpg

这尊金龙鱼的摆件不是在市场拍的,是在街上的杂货店里。选择鱼(置于财位)体现了当地风俗。但这三十一万港币的价格……

坐地铁向目的地进发!

总不能老是在菜市场里瞎逛。

所以买好了用作活饵的新鲜鲤科小鱼,就坐地下铁向那条河流前进。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0ulha21j20hs0buta4.jpg

交通方式是地下铁和步行。出击方式是城郊垂钓。我最喜欢这种垂钓加采集的旅行了。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0utbew2j20hs0buq3x.jpg

地铁站非常干净清洁,人们的习惯也很棒,让人感觉很舒服。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0v0bsmxj20hs0bujrw.jpg

能望见高楼群的第一个位点。塘鲺应该生活在这儿没错……

从旺角乘坐地铁大约30分钟吧。

抵达了本次旅程的第一个位点。

水质嘛……一眼看去就知道不干净。能闻到废弃物的气味。这是被称作“排水沟”的小河(之后才发现这已经算不错的了|||)

目标业已现身!但钓不起来!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0vhqsauj20hs0bu3zp.jpg

用竹荚鱼(mackerel)的鱼块钓起了雷鱼(泛指鳢科鱼)!虽然很开心,但我现在想要的不是你呀~

仔细看水面,可以看到鱼游动的身影。

小型的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斑鱧(Channa maculata)……刚在菜市场里看到的鱼正在这儿的污水中游动。

我正饶有兴味地盯着观察时,突然水波荡漾,水面上露出了一个暗褐色的头部,“噗”地吐了口气。看到了它长长的尾巴,是塘鲺!与我只有一米之距!

对了,这种鱼可以把头露出水面直接呼吸,因此才能在溶氧不足的污水中自在生活。

竟然在这里!

我匆匆忙忙做着准备,穿饵上钩投入水中。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270w21xspj20bu0hs758.jpg

同行的导演Y先生已经放弃了没钓起什么鱼的我,用蛙形假饵(中空flog)钓起了雷鱼。哎,你的工作呢?

……钓不起来,什么鬼。我原本以为看到了就一定能钓起来。

以为终于来对了地方,结果能钓上来的只有小型的雷鱼。好在怎么说都是有鱼上钩,心情没有太糟。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0wfhdpkj20hs0buwfc.jpg

沿河的行道树上见到了某种树蜥。【看起来像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270wvjz9vj20hs0buwff.jpg

比西南诸道的琉球攀蜥(Japalura polygonata)稍大些,咬一口一般性疼,蛮可爱的。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0x69q17j20hs0bu76d.jpg

到了晚上,在冲绳常见的高突足襞蛞蝓(Vaginulus alte)类现身了。这里的生物类型果然跟西南诸岛挺相似。

那之后,金乌西沉之际好几条塘鲺开始在水面啄饵料。但并未见水面的小鱼四散逃离,难道是在吃小飞虫吗?

总而言之,这是机会!但即使向四周投入饵料,也没有动静。

在这段时间里,水面静悄悄。

第一天的垂钓到此落幕了。

……它们明明在这里,而且明明有食欲却不去咬饵料,怎么回事? 

嗯,明天该把作战计划大幅变更一下再来挑战。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270xru0t8j20hs0bumy3.jpg

晚上打边炉,因为药膳的作用,不管多累吃了之后都能不可思议地精神高涨。这其中鸭血凝固而成的“血豆腐”尤其好吃!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0y4rvs0j20hs0buwfm.jpg

24小时经营的粥店是记忆中的味道。别说是粥了,热乎乎的炸面包都超好吃。因为每晚都去买这些来吃,感觉到自己才待了短短几天体脂就增加了。

再访那条狭窄的污水沟

这是第二天。第一天的位点有塘鲺,虽然没有多到鱼山鱼海的程度。

老实说,目标近在眼前还钓不上来,我有点介意自己的垂钓水平。 

因此,为了更快发现鱼更聚集的地方,我们在这一天里沿着狭窄的水路搜寻目标。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270ygohuyj20hs0bu0tw.jpg

这水沟真是让人忍无可忍。宽度大约不足三米。

一路上都照着谷歌地图搜索狭窄的水路,寻找水面上塘鲺的呼吸……这条水路,实在是太!脏!啦!

昨天那边已经不怎好,今天更是无法与之相比。大量的废水流入这个区域,就像咕嘟咕嘟冒泡的蜜瓜牛奶苏打饮料【がぶ飲みメロンクリームソーダ】,呈现出大自然中不可能有的颜色。更可怕的是,水面漂浮着一团一团的蓝藻块,水底的淤泥散发着阵阵恶臭。

【注:咕嘟咕嘟冒泡的蜜瓜牛奶苏打饮料长这样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0z1e05aj20lb0dtwh7.jpg

From亚马逊JP】

就算是再强的战斗鱼族,也不可能生活在这里吧!

正当我如此思考之际。水波摇曳,一张可爱的大鱼脸跃出水面。

“竟然有————!?”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0zhlsukj20hs0budh1.jpg

混合着甲烷与硫磺,飘荡着高度经济成长期气息的水路。这条就像垃圾堆一样的水沟,是大量塘鲺的栖身之处。

这样的数量并不寻常。

水面上放眼可见到处都是它们伴随行踪所发出的“噗”、“啪”、“啵”的换气声。

目瞪口呆的密度……! 

这次肯定能行!

因为想要吃吃看钓到的塘鲺,所以我选择了水稍微干净一点的区域,用两根竿子放下了鱼块。

啊!没中!

为什么啊!

不用活饵而是部署了路亚【lure,即假饵钓鱼】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270zxpvygj20hs0buq3f.jpg

令人意外的是,小型的vibration plug【垂钓专用术语,没有lip,内部有一些迷你金属球的路亚,又称为lipless crankbait】更受它们青睐。

【注:lip是这个东西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0dk96lj205k05kgls.jpg

材质是个塑料片。】

那么试试看路亚?

虽然听说过路亚对这鱼能行,甚至还钓上过鲶鱼,但我并不认为假饵会比活饵好。

但是,望着毫无收获的钓竿,我不得不打消了以上的想法。

它们对于大的路亚并无反应,逐渐将型号缩小后,突然——“咬钩了!!”

有什么东西咬住了路亚!但是没有扎上钩。我匆忙收回来一看,钓线跟路亚之间的金属按扣都扁了。

“是咬了这里吗……?咬合力竟然这般大……?”

没错,一定是塘鲺!我拿掉了金属按扣,直接用Split ring【开口金属环,串钥匙的那个】将钓线重新连起来。

我试着将脚边的路亚轻轻地上下晃动。

【一串象声词】

事情发生在一瞬间。像是击中了块硬石头,紧接着一卷钓线被极大的力量扯了出来,脱钩【hook off】了。

我确认了一下路亚的钓钩,明显的变了形。

“这鱼的力量竟有如此之大……”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0uxj7uj20hs0buwet.jpg

杯具地变了形的treble hook【三头钓钩】。要是刚才用更粗的就好了。

这之后咬钩更为频繁。

因为它的嘴太硬了,所以位置咬不好,钩也勾不住。

钩住的钩子容易被扯变形。钩子粗了又不好控制路亚的活动,鱼不上钩。它对粗钩配上大路亚的组合没有兴趣,偶尔咬一下也没办法整个吞进去钩住。

啊啊!我好焦躁!

终于有几条超大鱼眼看就快上岸,但嘴不张开,嵌不进fish grip,再次脱钩!

反复此动作的第二天跟第三天终了。

但是,我知道了进攻方法!

准备万全再来挑战的第四天,终于抱着举起了这条鱼。

在水沟里钓起了大鱼!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11b4f4ej20dc0hs3zn.jpg

终于钓上了110公分的塘鲺。用非钩嘴方式【スレ掛かり:钓鱼专业术语,指的是钩子钩住的是鱼嘴之外的地方,比如腹部、背鳍等处】钓上来的,奋力程度堪比钓养殖鰤鱼。虽然我没钓过鰤鱼。

在最近的距离朝着它们的呼吸声扔进vibration plug,“梆”“梆“水底传来硬物的声音。但是,没钩住。并且它在那里停留了好几秒,能感受到鱼竿前端的重量。之后,卷轮上的钓线就被迅速扯出来了。

这就是水沟里的鲶鱼的拉力!?虽然它很大但这力量也太逆天了吧!?

……超过5分钟的努力结果——塘鲺已近在脚边,终于明白违和感的原因了。钩住的不是鱼嘴,是身体。所以鱼才会异常强烈地挣扎。

果然体型超大。

“这也太大了吧!小心点儿呀!”

导演Y先生大声喊着。啊,对了,还在录节目呢……

但钩子还扎在身体里,没法让鱼嘴朝向这边。也就是说用fish grip没法上岸。

如果手忙脚乱的话又会被它逃掉吧。

我使出了最终手段。右手抓住钓到塘鲺的竿子,然后用另一根竿子上的路亚拼命去钩住它的头部。

在两根竿子的合力拉扯下,鱼终于浮了起来。头部一上来,我立马用手穿进它的腮部,将它拉上了岸。

K.O.!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1zdicyj20hs0ocgnn.jpg

桥上传来了路人跟自行车手们的欢呼声。大家都挺讶异的样子,难道他们不知道这里有这种鱼?

真是超乎想象的苦战啊,终于把塘鲺钓了上来。

吃之前好好观察一下吧。

不可思议的鱼——塘鲺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2712rv2z9j20hs0bu0u8.jpg

这条鱼的种类也被称为“胡鲶(Clarias batrachus)”。胸鳍可支撑它爬上岸。这也许是干旱的时候为了向水更多的地方移动所进化出来的特长吧。提到呼吸空气这一点,也是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异国的水沟对它们而言也许算不了什么。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27136oiu5j20hs0bujsj.jpg

有8根胡须,活的时候中间有骨骼的鱼鳍都是张着的。头部像盔甲般僵硬。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2713h3v3wj20hs0dc407.jpg

顺带一提,这是塘鲺的小伙伴——色彩变异个体的胡鲶(Clarias batrachus),在冲绳有,日本国内是作为观赏用鱼。所以万一非洲的大型塘鲺进入日本,生息繁衍的可能性将会非常大。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2713qa88jj20hs0bu75n.jpg

结束工作的Y先生正在无忧无虑地享受垂钓的乐趣。像这样举着,不看头部的话很像雷鱼呢。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2713ztgtnj20hs0buabt.jpg

中型个体和大型个体并排并,不知为何看着有点怪。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4915dnj20hs0bu3zx.jpg

中型个体的体表有着类似土鲶(Silurus asotus)跟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的迷彩(?)纹路,与之相对的,大型个体则像是涂了一层黑漆。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4jw5bhj20hs0buwgc.jpg

还有就是头部的形状让人印象深刻。中型个体比较光滑,大型个体的眼睛后方有大块隆起的骨头。这种随着年龄变化而发生骨骼变化的情况也发生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等鲶鱼身上。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14w3sffj20hs0budh0.jpg

将鱼嘴正面掰开,可以看到像是“清洁器”的形状。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它所遇到的能吞下去的东西统统吸进嘴里。但为什么用鱼块就是钓不上来呢,真令人费解呀。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27156vocqj20hs0buwfg.jpg

上颚有隔断的前后两层细齿。想要钓它的话必须得有leader来对付它牙齿的切断力。

【注:这里的leader指的不是人,是垂钓专业术语,连接主钓线跟路亚的那一段东西。目的是增强主钓线的拉力,防止被鱼咬断。如下图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5iijayj20ij0h6gox.jpg

一般选用碳氟复合线、铜丝或尼龙材质。】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2715ww7btj20c60hsjsp.jpg

从工作中解放出来的Y先生根本停不下来了!已经不用进行拍摄的最后一天抓到了一条大家伙!难道他的目标比起拍摄来更主要的是自己钓鱼呀……

吃吃看水沟的鲶鱼!

话说为何非洲的塘鲺会生活在香港呀?

我想,真相估计是原本作为食用鱼进口,结果养殖逃逸(或是被放生)之后野化了。初此之外想不出其他可能。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27167s7w9j20hs0buwg4.jpg

这是类似胡子鲶(Clarias fuscus)的食用鱼,在东南亚非常受欢迎。的确很好吃。

塘鲺的近亲(被称为胡鲶(Clarias batrachus)或胡子鲶(Clarias fuscus)类)有很多种,广布于自东南亚至非洲,多数都作为食用鱼。因为易于繁殖,亚洲有将当地产的小型种进行养殖,自古以来就是受大众欢迎的美味鱼。

然后,发现了遥远的非洲生长的种类能出产大量鱼肉,于是港台各地开始养殖。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结果。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2716mhzdgj20dc0hs0tg.jpg

给了宾馆清洁人员小费(给的是不知为何在香港有着高人气的“出前一丁”)后,被准许了在浴室里杀鱼。为了不让腥味残留,我打扫了房间,结果比刚住进来的时候还干净明亮。宾馆的清洁员也太偷懒了吧。

算了,虽然有这种让人遗憾的事,但没关系,鱼肉好吃呀。不,应该说是鱼肉应该挺好吃的。

因为它生活的环境是那条水沟,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有尝试的价值 

无论如何,先尝为敬。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70n86zj20hs0but9z.jpg

知道这是什么吗?正确答案是塘鲺的部分鱼鳃。像肺泡一样细小的分支增加了整体表面积,使呼吸空气变得可能。暹罗斗鱼(Betta splendens)、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和鳢科鱼的鳃上器官(suprabranchial organ)也是同样的原理。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17dnljcj20hs0bugml.jpg

鱼肉像牛肉一般鲜红,上面有挺多脂肪。这是人生中唯一一次,鱼脂让我让我感到害怕且束手无策,因为鱼腥味全集中在脂肪里。

在肢解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消化道内部全是黝黑的淤泥。因为那条水沟的泥中生活着大量的红虫(揺蚊的幼虫),所以它才会连淤泥一起吞进去吧。

哇,我将要品尝这样的一条鱼……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7q1rqbj20hs0but9t.jpg

在东南亚会把这样大小的鲶鱼肉块串起来,用酱油腌制,加上甜辣味调料,放在炭火上烤。这次我仿照着首先做成了纯正和风的蒲烧。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83lcbyj20hs0bugm8.jpg

蒲烧塘鲺。烤透之后吃起来口感比预想的要好……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2718bxcpjj20hs0bu74v.jpg

塘鲺天妇罗with辣椒酱。我担心有腥味,所以在油炸时放入大量香辛料。然而……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8sbv74j20hs0bujsb.jpg

用鱼排骨架作锅底,为追求食材的极致口感熬制成的清汤。做的过程中厨房洋溢着水沟的气味。

至今为止吃过的鱼中最难吃的没有之一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271935aaaj20hs0budg6.jpg

就是上图这样的感觉。

直说的话就是难吃,超难吃。至今为止吃过的鱼里面最难吃、最腥的。

张开嘴,咀嚼蒲烧塘鲺的瞬间,一股可疑的化工品气味直冲鼻腔。            

水沟底下堆积着的淤泥的臭味,些许化学洗涤剂的香味。

……这已经不是好吃难吃的问题了,而是压根不能吃吧。

即使油炸,加了咖喱还是不行。多嚼几下之后,无法隐藏的余味就充满了鼻腔。

至于清汤也是一样杯具,根本就是稀释了的水沟水。

出于不想浪费的心理,用鱼排骨架炮制的菜肴,结果因为口感就像加了食盐的下水道水而浪费了。真是够了。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2719h2uscj20hs0but9o.jpg

切成小小块。

一直到这里,都是我一个人的战场。

这般腥臭的肉块,就我一个人要将它们一块一块好好地摊平实在是难以完成。

所以我只能拿出我的看门绝技了。

彻底“清洗”。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9tl77bj20hs0buwfe.jpg

用牛奶浸泡。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a2pfn5j20hs0but9s.jpg

然后再用清水洗好几遍。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afu6qtj20hs0buab5.jpg

再用日本清酒洗一遍。将这一连串的工序一次次重复,消除食材本身的味道。目标是使其成为纯粹的蛋白质块。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271aqlh6jj20hs0bu3zi.jpg

将其敲打成肉糜,再用酒和水清洗。用布过滤去除水分后跟去腥的生姜混合,一起油炸……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271b033kcj20hs0bu0ts.jpg

香港水沟出产的塘鲺鱼糜天妇罗(除腥特别版)制成。

一次次地用牛奶、清水和酒彻底清洗,连鱼糜也清清洗了,加入了去腥的生姜,最后油炸!

做到这地步总该彻底没有腥味了吧!

来尝一下!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271bgaj3vj20hs0db0tj.jpg

啊!还是有腥味……

……失败了。

7成的腥味感觉已经消除殆尽,但余下的3成好强烈QAQ

抱着对那尾献身塘鲺的敬意与责任感,以及我个人的执著心,我花了两天时间把这半条鱼全部吃完了。

……每吃一块鱼糜天妇罗,我就会想起“这是为治好你的病哦”而努力喝下超级讨厌的咳嗽药水的小时候。 

原本美味的食用鱼竟然难吃到这个程度……

果然生活环境和水质对于鱼肉的质感有着极大影响。 

如果将来有机会在香港住上段时间的话,我一定要将这个水沟鲶鱼在干净的水里养上一个月再来尝一下味道。

肯定会截然不同。

那才是这种鱼本来的味道。

收获颇丰的旅程

在东忙西忙中,不可思议的非洲巨鱼香港追寻之旅告终了。

香港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外来物种问题。塘鲺的生态现状和口感……

这几天里学到了好多各方面的姿势。

P.S. 吃下大量鱼糜天妇罗之后的两天时间里,我的肠胃一直非常难受。这症状是怎么回事呢。

我想,

肯定只是因为油炸的东西吃多了。

--------------------------------------------------------------

题外话:由于中间关于垂钓的单词好多,我不钓鱼,全都不认识(泪)

搜索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垂钓的专业术语网站,给了我不少帮助,贴个地址:

http://www.kami-chan.net/tsuri-yougo/index.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