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为了买一款新手机,关注了很多以前不太关注的品牌。前不久华为推出了几款手机,今年,尽管宣传很卖力,也通过赠送一些大v手机的方式高调宣传,但是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饥饿营销的情况。宣传归宣传,实力归实力,按华为今年的芯片和组装实力,华为达成自己1000w的目标可能性很低。网上基本买不着,线下各种渠道胡乱加价,这就是华为手机的现状。
既然买不到,华为也就不在考虑的范围内。三星的s6将因为14纳米的制程,无疑将是今年安卓手机的焦点。华为没有三星的供应链能力,产能上不去,说超过三星今年恐怕是实现不了的。三星最大的问题是贵和降价快,可能没几个月手机就降了好几千元价,实在是有些心疼。
都说手机要看性价比,虽然不是很懂各种各样的参数,我选择手机还是会看一下手机芯片的制程,当年的英特尔也是因为这样把其他人干死了。今天雷军一个视频炒作的很凶,我也稍微关注了一下小米。但是小米属于重度依赖高通的手机厂商,高通810芯片的发热问题注定使使用这个型号的手机成为过渡品,或者可称为今年绿叶。高通他们新的芯片必定是年底才出来,要明年才可能上市。这一年对于没有芯片可用的手机厂商相当难过,只好充当绿叶。
回过头看华为,虽然自主研发的芯片不错,但他们的芯片更多的只是自我突破,和其他人对比不会有太过厉害的差异。无可否认,海思做视频芯片,现在已经把其他的芯片商打得半死,以后也难说在手机芯片也会有重大突破。华为不是上市公司,中长期的亏损也不须要向外部交待。这成为海思发展的关键,而其他芯片公司就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干扰。遗憾的是,目前他们是落后的,情况就是如此,总不能象文科生那样说,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字体,这种话说出来有多少人相信,他们说出来就是凭借有13亿人的基础说出来的,但其他人听到了是在笑。
前一篇:出租车司机的互联网思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