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粤的养生老火汤中,经常会发现芡实的身影。人们总喜欢把芡实作为煲汤药材来食用,将其与老鸭煲粥就是很常见的药膳,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着。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达到益脾养胃、固肾收涩的食疗功效。
芡实是睡莲科一种叫芡的水生植物的种子,多生于池塘或湖泊沿岸的浅水之中,盛开的艳丽花朵与莲花极为相似,也有着与睡莲一样贴在水面上碧绿色圆形的叶子,叶上布满尖尖的针,让人无法亲近。结出的果实淡黄色呈圆球形,尖端突起,状如鸡头,叫鸡头肉,因而芡实又叫鸡头米。新鲜的芡实晶莹粉嫩,软糯而有弹性,色泽洁白圆润。煮熟后盛入小碗,满碗珠玉,晶莹剔透,温软香甜口感与莲子差不多,其中淀粉含量更高,吃起来更润一些。
芡实不仅是一味中药,当菜吃和作羹都可以,而且营养成分很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核黄素、维生素C,以及钾、钠、镁、铁、锌、硒、铜、锰、钙、磷等微量元素,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芡实味甘性平,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
在两个人口的家庭中,一顿芡实粥仅需一对鸭翅便足够了。鸭翅是整只鸭中比较容易进食的部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比较适合。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以及钾、钠、氯、钙、磷等微量元素。其中,裹含的脂肪含量适中,分布均匀,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熔点低,易消化,有增进食欲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鸭翅味甘性凉,有清热凉血、滋补养胃、除痨热骨蒸之功效。
这道药膳烹调起来并不困难。把250克新鲜的芡实从冰箱中取出,解冻,将200克左右的鸭翅洗净,切块,焯水,同时准备好小葱和芫荽,然后将鸭翅和芡实一起放入电压力锅中焖煮15分钟,然后改为汤锅,加入葱段和芫荽,用鲍汁蚝油和鸡精调味即可端上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