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帆在汕头
一帆在汕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075
  • 关注人气:4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2021-12-13 11:00:20)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金秋十月,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们跟随旅游团的梅州一日游,来到了大埔县西部的三河坝,在韩江源侧畔登上笔枝尾山,走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瞻仰了那座朱德总司令题写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有幸领略了韩江源的靓丽景色,无不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韩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毎当提到韩江,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看见韩江,更陡然生出几分内心的敬畏。怎么也想象不到,今天,我们竟然来到了母亲河的源头三河坝,这个汀江、梅江、海潭河三水汇合处,韩江就是从这里起始,由北向南流经丰顺、潮安等县,至潮州市进入韩江三角洲河网区,分东、西、北溪流经汕头市,最后注入南海。

自古以来,三河坝就是粤东水路交通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史家称之“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居高临江的笔枝尾山,面对大坝,地势险要,占据了这座山就等于控制了韩江的交通。1927年,朱德率八一南昌起义部队3000余人,就在这里与两万多敌军展开殊死激战。

当我们登上笔枝尾山山顶,仰望一座1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四方形的碑身上镌刻着朱德元帅亲笔题字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十五个正楷鎏金大字时,心情十分沉重。当时守卫笔枝尾山顶的“八一”南昌起义军第11军25师75团3营,担任最后的掩护撤退任务。全营除了两名负伤先撤的战士,其余从营长蔡晴川到司号员,没有一个后退,全部英勇战死在主战阵地上。他们阻击了敌人,掩护了主力在潮汕的作战,保存了起义军的有生力量,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如今我们来到纪念碑后侧,还可以看到后人为这些烈士雕塑出来的塑像和模拟的战场。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在广东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场极为壮烈的战役。起义军大部队最后取道河腰、百侯,两进汀赣边,终于在1928年4月28日到达井冈山,与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下长眠的2000多名英烈,成为开启中国人民解放军伟大历程的一座丰碑。

三河坝战役,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被视为探索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城市到农村,军事上从正规战到游击战转变的重要转折点。正如我们在入口广场处见到的一幅红色标语所赋予的:“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登上笔枝尾山,瞻仰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