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猴是潮汕地区的特色面食。尽管现在的人们嘴巴越来越挑剔了,这种信手拈来的面吃,仍然深深烙印在味觉的记忆之中,感觉味道独特,嚼劲十足,吃得津津有味而无不啧啧赞叹,以至成为一种淡淡的乡愁。
潮汕的捏面猴,类似于北方的面疙瘩汤,是用面粉和成面团,再把面团搓成长条,用手捏成一块块小面片,扔到煮沸的汤水里煮熟。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主要是米饭为主,现在的南方人也时不时渗合着吃面食。从营养成分来看,面粉和大米两者相差不大,人体最需要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这五大类营养物质,都可以从中获得。不过,面粉所含的蛋白质要比大米略高些。中医认为,面粉味甘、性凉,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别以为捏面猴这种制作方式极其笨拙,其手艺还颇有考究。面团搓得稠一些,捏出来的面猴就比较坚韧,吃起来也比较有嚼劲,口感比较香。下锅的面猴还得尽量捏得一样大小。如果捏的面猴厚薄相差太大,有的面片熟透变糊了,有的面片还没有熟,汤水就会混沌一片。
面猴汤口感的好劣,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与面食搭配的食材。不知什么缘故,秋瓜与面食就是一对完美的搭配。在烹调面猴时,加入秋瓜和肉丸、虾仁,既清甜可口又营养开胃。
潮汕人所说的秋瓜,就是大家熟悉的丝瓜,翠绿鲜嫩,清香脆甜,虽然司空见惯,营养价值却不同凡响。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还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胶、丝瓜苦味质、瓜氨酸等,这些营养物质,对于机体提高免疫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避免营养不良、保护眼睛等,都有一定作用。中医认为,丝瓜味甘、性凉,在夏日里可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烹调时,先把需要的面粉和成面团,将秋瓜洗净刨皮,再用滚刀法切成块;接着,把一定量的清水倒入锅中煮沸,投入肉丸,沸煮一会儿后,再加入秋瓜和虾仁,并迅速将面团搓成条捏成片一一投入锅中;面猴全部浮出水面,加入葱段和鸡精调味,便可起锅食用了。这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面猴汤,其中蕴含着的,不仅仅是一顿新鲜美味,而是一种有爱有温情的莫名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