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时节,正是水蕹菜蓬勃生长的时候,这种枝干洁白、叶色淡绿的水蕹,生命力极其顽强,只需一洼水田,插几段下去,便没完没了地匍匐长开了,雨水越是充沛,长势越趋旺盛。在潮汕地区,水蕹菜是夏季高温时期极为普遍的绿叶蔬菜,几乎家家户户餐桌上都司空见惯,十分习常。
水蕹是蕹菜中的一种,又叫藤蕹,别称空心菜、通菜、瓮菜、壅菜、空筒菜、无心菜等,多种植于水田中,品质比籽蕹好,生长期长,产量高,甚少开花,很难结籽,常用茎蔓繁殖。水蕹菜虽然习以为常,营养成分却不可轻觑。在它的枝叶中,含有调节水液平衡的钾、氯元素,含有比西红柿高12倍多的钙,含有等能降低胆固醇的烟酸、维生素C,含有较多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胡萝卜素,含有“绿色精灵”之称的叶绿素,含有可促进肠蠕动、通便解毒作用的食用纤维等等。中医认为,蕹菜味甘、淡,性凉,归心、肝、肾经,可利尿,止血,解热,凉血,具有解毒疏肝,清热解毒的功效。
一般来说,水蕹的烹调都是清炒为主。将市场上买来的水蕹摘去硬梗部和烂叶,洗净,用手将叶子摘下,再把菜梗掐成一段段,浸泡一会儿。把几颗蒜头剥壳剁成蒜蓉,炒锅热油中将蒜蓉爆香后,加入一些清水和鸡精,再将水蕹投入翻炒一会儿便可起锅食用。
长期以来,潮汕的大多数家庭主妇还有一手烹制水蕹骨的技巧,叫做凉伴水蕹骨。就是在摘水蕹的时候,把其中一些稚嫩的梗骨挑选出来,在将它们浸泡的同时,把蚝油、浙醋、白糖和蒜蓉油混合在一起。炒锅中放入清水,加入些许食用油和食盐,水沸后把挑出来的蕹菜梗骨焯一下水,用漏勺捞起后盛于盘中,淋上处理好的酱料,即可食用。这种凉拌水蕹骨,口感脆嫩,味道酸甜,吃起来回味无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