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生活在海边的潮汕人,对于大海有一种独特的情怀,酷喜海鲜也总比其他地方要高些。不过,或许见到了的海鲜繁不胜繁,即使是名贵的鱼类也习以为常,不大当成一回事。
在令人眩目的众多鱼类中,有一种是市场上一年四季几乎从不间断的,它的名字也十分通俗,就叫做赤萨。这种鱼体侧扁,长椭圆形,体色鲜红,并杂有稀疏小星点,为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岩礁、砂砾及沙泥底质之间,主要摄食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小龟、虾和藻类等。
潮汕人俗称赤萨的这种鱼,大一点的就叫做赤鯮,学名真鲷,又名立鱼、加吉鱼、班加吉、铜盆鱼,是一种个体大、肉嫩味美的名贵食用鱼,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珍品,经济价值很高,尤其酒楼食肆,都把它视为上等海鲜佳肴。日本人对它尤为喜爱,视为鱼中极品,称之为“鱼中之冠”,常说“花中樱为王,鱼中鲷为尊”。
真鲷价格不太贵,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非常高。它富含蛋白质、钙、钾、硒等营养元素,特别是鱼头颅腔内含有丰富的脂肪,营养价值很高。从中医学角度看,其肉甘平,有补肾益气、治血养血的功效。一直以来,都是爱吃海鱼的人心目中不能不品尝的好滋味。
由于捕捞过滥,大海中这种鱼如今已较为罕见,市面上销售的,大多为人工网箱养殖品种。这个时候捕捞的品质最好,也最为肥美。挑选时,一是看体型,二是看色泽。体型适中便可,太小鲜味不足,太大肉质会变老,体长在30厘米左右的真鲷是最美味的。鱼体呈桃红色鲜艳的色泽,说明是新鲜捕捞的,品质最佳。选购时,还要挑选鳞片完整且不易脱落,肉质坚实富有弹性,眼球饱满突出、角膜透明、鱼鳃色泽鲜红、腮丝清晰的。
赤鯮的烹调方式,清蒸最能保持自然的鲜美度。新鲜的赤鯮去鳞破肚洗干净后,先用盐粉擦拭鱼体及内腔,腌渍半个小时以上,然后放入蒸锅中猛火蒸8分钟后,再铺上葱段和姜丝,淋上热油,继续猛蒸1分钟便可出锅食用。赤萨可以选择半蒸煮、油煎或者贴锅烘煮的做法。烘煮时,将洗净的赤萨列摆于平底不粘锅中,浇上盐水,烘煮一段时间后,见到锅中的水分明显减少,便可浇上一些食用油,继续将鱼全部烘干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