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以诚待人,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观念,深深植根于国人的精神中,代代相传,深深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可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攀比心越来越强,拜金主义越来越盛行,头脑越来越精明,势利心越来越膨胀,真诚越来越被淡化,亲情越来越淡漠,这种与人相处之本的中华美德也被人漠视了。
社会应该袪除邪恶,弘扬正道。不过,有些时候,人性是扭曲的,贪婪的欲望会摧毁一个人的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越是善良的人越容易被人利用。因为善良的人不懂拒绝,不管大事小事,都付出百分百的真心去帮助别人。对任何人,不管在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通通有求必应,结局总是落得个吃力不讨好。做人应该善良,但不能太过善良。越是善良,越会变成被欺压的对象。
上世纪未,台湾的任贤齐一首《心太软》曾获得了第二十届十大中文金曲优秀国语歌曲铜奖,“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欺软怕硬是很多人的共性,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正如《生活大爆炸》所言:如果你太善良,这个世界迟早会让你遍体鳞伤。真正善良又聪明的人都知道:要让自己的善良带点锋芒,你才能够过得身心都舒坦。
人性都有贪婪的一面,我们越是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心肠如果太软,越是容易被当软柿子捏;心眼太好,越是容易被当缺心眼看;最初的善意帮助,会演绎成恶意后果。那些别有所图的人,那些不懂得感恩的人,那些贪婪无度的人,不仅把别人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而且还把真诚这种做人之本和善良这种美德,鄙视为太天真,缺少心眼,当成了软弱可欺。
善良的真正涵义是什么?真正善良的人,不会过分的去苛求别人,看重的,是生命之间的平等;真正善良的人,也不会因为无节制的赋予,而触及不该触及的底线。有时候,我们觉得好说话是一种善良和体谅;可是,对于别有所图的人来说,我们的好说话,却是图谋得逞的机会,以为三言两语就能把我们忽悠了,达到他们欲施于人的目的。对于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不能惯。一味的满足他们的贪婪,他们就会觉得你缺心眼,软弱可欺。
这个社会上都是独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活需要我们善良,但是,如果当善良变成了一种软弱,那么,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就会更加变本加厉,得寸进尺。很多时候,我们吃亏,并不是身边的人有多坏,而是面对贪婪的人我们用错了错误的对待方式。做人要有底线,善良也应该需要底线,没有底线的善良,终究会让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