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一天,我们自驾游来到了揭阳市的榕城,在城区内兜兜转转时,心里头便浮现了观览一下揭阳“古八景”中称作“谯楼晓角”的进贤门和揭阳标志性地标的榕江西湖公园的念头,让揭阳这个潮汕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邑在自己的记忆中烙下更深刻的印象。
自驾车从新兴路口来到了进贤门前,下车伊始,见到进贤门正面外围有两只石狮,石狮侧旁还有一株很大的古榕,榕树的高度比进贤门整体还要高。走进去,进贤门门前立有三块见证这座城门过往的石碑;城门左侧也树有一块碑记,不过经过常年的风吹雨晒,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到刻痕;城门右侧配上石头上刻有“三江之源”的字迹。
揭阳原来有东西南北加进贤门五座大门,现在只保留这座有着太多人记忆的城门。进贤门建于明朝天启元年,至今已有整整400年的历史,经过前后几次重修,如今算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建筑。进贤门居五门之冠,正面朝东,因通抵学宫,取增进进贤士之意故而得名。 城楼建筑分三层,下层为瓮城门,建筑壮丽堂皇;中层为城楼:上层为琉璃亭阁,飞檐翘角,朱栏雕栋,雅致堂皇。明清时为击析施更场所,每当晨曦初现,报晓号声随风悠荡,驱散朝雾,迎来霞晖,声闻全城,自有一股韵味。相传早年间揭阳的地方官赴任都要从进贤门走过,以取个好意头。而揭阳人男子娶妻或者学生升学,都要在进贤门里走上一遭,说是如此便会妻子贤惠、学子高中。
离开进贤门,我们便来到了榕城西南隅环城马路外傍南河处的榕江西湖公园。这个水上公园不是古迹,是1958年的筑堤围造起来的一处以水域为主的胜景,有大小湖塘20多个,连成300多亩的宽阔水面,湖水荡漾,空气清新。湖中有两层湖心亭,九曲桥由亭向左右伸展,如龙卧波,桥下游艇穿梭,锦鳞来去,令人神怡。
榕江有南北二河,南河主道有许多条支流,携带了大量泥沙,沿途不断沉积,年长月久,遂成河中许多小洲。榕江西湖公园之地就是这些积聚溪洲之一。昔年的溪洲只是个随潮水涨落而隐现的小沙丘,渐积渐大,长些水草,水草阻碍流水,泥沙积聚更多,溪洲面积越大遂成一绿洲,西湖初形成时,人称为“西门大洲”。
近两年来,我们和赖老师、杨老师一起,总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游历。旅途中,那些脚下走过的路,其实是心中的路。每走一个地方,总是游历一处及至几处风光,旅途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与每一个美丽景色,都成为毕生中的难忘的景色,即便是同一个地方,也总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情。揭阳进贤门和西湖这一行也毫不例外,是在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心弛神往的交融中,感受到新鲜的风景新鲜的人和事,同时也感受到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惊喜。这种惊喜,远比电脑上看到的图片更加真实自然,比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名句更加令人心弛神往,更使人获得悠然享受和与大自然的融合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