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马路那一抹醒目的消防红

(2020-10-31 11:36:03)

外马路那一抹醒目的消防红

近日每每行走于外马路西段,总会被一座消防红的洋楼古建筑所吸引,三层高的骑楼,除了中间醒目的标志和黑底金色的“存心善堂水龙局”牌匾,所有的立柱和横梁几乎都是红彤彤的一片。走近其间,又会见到三辆不同颜色的消防车,其中那辆古老的红色消防车尤其显眼。

对于这座始建于1927年的消防楼,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老人是再熟悉不过了的,只要哪里有火情,震耳的警铃总是从这里响起;那一抹深红色的消防红,曾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古老建筑,是在2008年进行修复的,样子上依然保持了它的原貌,一派中西结合的洋楼风格。二楼外墙悬挂着仿制当年水龙局的圆形标牌,上面印有水龙局的标志和“1927”的字样。

走进楼内,陈列着深红、墨绿和草绿三辆消防车。其中这辆消防红的,就是存心善堂水龙局成立之初使用过的灭火车,其余两辆都是建国后使用过的消防指挥车。当年在左侧中间,还曾立有一根从楼上直通楼下的圆形金属柱子,那时的消防队员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接到火警,都会在第一时间穿好消防服并迅速的从楼上抱着柱子滑下来,开出消防车奔赴救援现场。

这座从小到大均十分熟悉的消防楼,是汕头最早的民间消防机构,亦是粤东首座义务消防机构。1951年被新中国政府接管后,成立了汕头人民消防队,成为消防队的队部,一直持续到1994年,汕头消防支队搬迁至大学路办公为止。经过120年的岁月洗礼,消防楼已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今天,它又成了汕头消防史馆,于去年11月9日揭幕开馆,以新的姿态重获新生,迎来了它崭新的历史担当。

这座修旧如旧,活化了的老建筑,五彩的玻璃、美丽的木格栏、雕龙画凤的木门,依然充满了民国风情,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韵味和厚重。行走在邻近的马路上,远远就可见到三楼顶上又三层的高高瞭望台。当年的汕头埠,平房和木板屋居多,像消防楼这样的数层建筑并不多见,值班的消防队员站在瞭望台上,哪儿发生的火情都可一目了然。

倘若登上二楼,可以见到存心水龙局的作战室、会议室、值班室、食堂等场景。三楼上展示了存心善堂水龙局历史救灾大事记和汕头消防的发展史,还陈列出各个时代消防服装的演变以及馆藏消防文物。据了解,整个消防史馆的馆藏消防文物达200多件。馆内还有两件“镇馆之宝”,一是存心善堂水龙局建成初期第一辆“高科技”消防车,不仅自带水箱、水管,还有爬升梯,水管所喷射出的水柱可达到6至7米;二是位于消防史馆后的一块“慎火碑”。那块石碑是清朝同治十三年,公众合议而立的一座群防群治火灾隐患的警示教育碑。

据资料记载,当时的汕头存心水龙局仅次于广州,是全省第二个比较完整的消防系统,在全国位居第四,仅次于青岛、大连、广州之后,为粤东地区首个义务消防机构。如今,这座汕头消防史馆所展示的,不仅仅是消防历史,更重要是要保存一段历史,留住一段记忆,并且保护修复了一座老建筑。

外马路那一抹醒目的消防红

外马路那一抹醒目的消防红

外马路那一抹醒目的消防红

外马路那一抹醒目的消防红

外马路那一抹醒目的消防红

外马路那一抹醒目的消防红

外马路那一抹醒目的消防红

外马路那一抹醒目的消防红

外马路那一抹醒目的消防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