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螺的贝壳近菱形,壳质较坚硬,壳口内为杏红色,有珍珠光泽,螺肉丰腴细腻,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烹饪时,可焖可炒也可白灼,在潮汕的酒楼餐馆里,师傅的拿手好菜大多都将其与咸菜一起,浞成一道清香淡雅的汤菜,是宴席上不太常见的美味佳肴。
刚刚逛市场时,无意间发现了久违了的角螺,这些原本产于沿海浅海海底的腹足软体动物,过去是潮汕人餐桌上的家常菜,由于过度捕掠,如今已经成了命途多舛的高端食材,喜形于色的将之买回了家。
潮汕的海岸线漫长,长期以来盛产海螺,常见的有俗称晡螺的响螺、俗称内螺的花螺,还有俗称角螺的蝾螺等等。角螺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中医认为,角螺味甘性冷,肉中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清热明目、利膈益胃的功效,对人类身体的保健功效比较明显。科学发现,角螺肉含有的胶原蛋白,是构成人体皮肤细胞的重要存在,被人体吸收后,能增加皮肤细胞的活性;角螺还是一种能入肾经的特殊食材,既能滋阴补气又能温补肾阳,对人体有一定滋补功效,因而许多人都喜欢吃角螺。
在市场挑选角螺时,最好选择那种触须或螺肉露在外面,用手轻轻触动就能自动缩回去的,这些是活的角螺。对于螺肉缩在壳里的,用鼻子闻闻它的味道,如果没有异味,就是活海螺或刚死不久的,还算可以。如果闻到有异味了,最好不要购买,变质的角螺吃到肚里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烹调这道角螺咸菜汤前,先将市场买来的咸菜芯切丝浸入清水,连同洗净的芹菜、芫荽备用。用铁锤将螺壳打破,挑出里面鲜嫩的螺球,反复清洗后,再用盐水清除其表面附着的粘液,然后焯一下水,再捞出沥干,将螺球切片,那些以为是螺屎的棕黑色螺尾至切完整保留。烹调时,锅中放入适量清水煮沸,将螺肉片、螺尾、咸菜丝、芹菜和芫荽一并投入沸水中浞一下,加入鸡精和胡椒粉便可起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