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男女比例失调。去年初发布的我国人口数据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陆人口近14亿,其中男人比女人多出了3164万。按理说,男人比女人多,女人只要想嫁,是没有嫁不掉的;男人想要娶,反倒有时会娶不到,然而,现实恰恰相反,本来就是一个男多女少的社会,反倒是剩女越来越多。几年前曾有一组数据,称全国有3800万剩女。这个数字是否夸张点,不得而知,但是超过千万是不假的事实。
我囯宣称有4000万单身汉,绝大多数都分散在近70万个乡村里;而绝大部分大龄剩女却都聚集在城市,农村较少见,越大的都市,剩女现象越突出。现有常住人口2000多万的北京市,大龄剩女的数量就突破了80万,占据了百分之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边穷地区的女人都想方设法嫁出去,也就少有剩下的了。大都市剩女要远远多过剩男,只因为谁都以为自己不会是剩下的那一个,结果造就一大批剩女。
说起大龄女嫁不出去的原因,有说她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女孩比男孩更加娇惯,女方家里对男孩要求会高几个档次;有说她们都有比较优越的工作,生活稳定,受过的教育也比较高,思想独立,是一批不依赖男人的女人;有说她们大都相信缘分,在等待着自己的如意郎君,即使遇到不大中意的追求者也不肯将就;有说她们中有不少只想“按图索骥”自己挑,不愿做一个被男人挑选的女人,挑的范围大了,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后挑花眼了;有的人还说,她们过惯了一个人的生活,觉得寂寞也无悔,既不想结婚,也不想生育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同。
民间有句俗话,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着狐狸钻山草”。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容不得点儿儿戏。大家都有一个共识,男女双方条件相当的婚姻是最幸福的,条件稍微相差一些,也有可能很幸福;倘若男女双方的条件相差太大,特别是女方的条件太强,最容易让婚姻破碎。生活中,很多女人把嫁人当成是第二次投胎,嫁得好,余生幸福美满;嫁的不好,余生可能都要在痛苦中度过。这正应验了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那句俗话,“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意思非常直观,嫁女儿,一定要找比自家条件好的婆家;娶媳妇,条件不比自家强的人家或许更适合。概括起来,就是高嫁低娶。这种民间经过长年累月积累出来的经验,对人们的婚恋观念影响实在太大了。
女人的青春期似乎特别短暂,25岁不谈恋爱,就会被各种催促;28岁前还没找到男朋友,就容易被认为是“嫁不出去的老女人”;如果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就会被称为“大龄剩女”。所有剩女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认为自己很优秀,都相信世俗的高嫁低娶,不愿将就。在她们当中,很多人在择偶时便预设了条件和门槛,都认为优秀的女人应该找更优秀的男人,这些都为择偶增加了难度,高不成低不就,她们一旦错过了择偶期,即使很想嫁,然而年龄已经成了障碍。就这样,剩女并不都是剩下的,不少都是自我选择被剩下的。她们大部分都是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三高女人。有句话说的很有概括性:“剩下来的都是精华”。